关怀版
分享到:
首页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00817382-X/2019-36940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文机关:省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2019-02-12 15:26
  • 标       题: 海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文       号:发布日期: 2019-02-12 15:26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有  效 性:

关于海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经海南省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2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苦干实干,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优生态各项工作,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大部分顺利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经济社会发展32项共44个指标中,35个达到或好于预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反映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进一步改善。同时,在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进程中,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等经济发展指标与预期存在差距;研发费用占GDP的比重提升较慢,科技创新投入亟待提高;省控断面劣类水体比例略有升高,水环境治理力度须加大。

——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2.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5.8%,低于预期1.2个百分点,剔除房地产业后增长7.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6.3亿元、下降12.5%,低于预期22.5个百分点。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7.1亿元、增长6.8%,低于预期3.2个百分点。

——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2.7亿元、增长11.7%,高于预期1.7个百分点。

——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7627.4万人次、增长11.8%,高于预期1.8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950.2亿元、增长14.5%,高于预期2.5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49元、增长8.2%,高于预期0.2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9元、增长8.4%,高于预期0.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涨幅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比预期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4%,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实现8.67万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年度任务的104.5%

重点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良好开局。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赋予了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开启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布《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机构改革等实施方案陆续出台,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等国家部委的支持政策相继推出,“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并持续完善。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两次专题会议召开,12个先导性项目启动实施,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南升级版启动建设,海口江东新区和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建设稳步推进,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世界著名品牌游乐园引进工作顺利开展,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全天候、实时性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建立等。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决定》,各项具体任务已经明确并分解落实,省级党政机构改革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基本完成,人才引进、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小客车保有量、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开始施行,海南国际仲裁院挂牌成立。自贸试验区(港)咨询委员会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智力支撑有效加强。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多规合一改革持续推进,市县总体规划调整基本完成,一批重点区域的规划修编成果批准实施,与多规合一改革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初步建成。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政务服务网基本实现全省(除三沙外)四级全覆盖,所有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接入省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简化五网建设项目审批经由特区立法正式实施,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做法入选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不见面审批事项提高到84%。国资国企进一步深化,11家省属重点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海建集团、海汽集团等4家省属企业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计划。农垦改革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新一轮农垦改革两个3工作任务和12项专项改革试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位居全国各垦区之首,大力实施八八战略、稳妥有序推进土地资产化资本化,农垦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农村土地改革取得新进展,文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累计入市15宗,土地征收试点累计完成征地801亩,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全面启动

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成功举办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会、华商领袖与智库圆桌会等9项海南主题活动,展示海南形象,扩大海南影响。在外交部蓝厅举行海南全球推介活动,宣传海南建设发展成就与机遇。印发实施《海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支持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请进来走出去并举,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围绕友城、经贸、旅游、医疗健康、体育、人文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与芬兰北芬兰地区、克罗地亚扎达尔省等缔结协议,国际友城总量增加到57个。深化琼港澳合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琼港合作协议,琼澳合作事宜正在加快议定。对外经济趋于活跃,经济外向度有所提高,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6%,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稳步构建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培育发展十二个重点产业为抓手,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1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5.8亿元、增长4.8%,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572.5亿元和525.4亿元,分别增长5.9%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36.2亿元、增长6.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9%。三产比重调整为20.7∶22.7∶56.6,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

大力培育发展十二个重点产业。重点产业合计增速高于整体经济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70%。旅游业加快发展步伐。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全面实施,海口至悉尼、三亚至伦敦直飞航线开通,国际航线增加到74条,海口、三亚至越南、菲律宾的多条邮轮始发航线开通,英国著名旅游公司托马斯库克在三亚注册海南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全域旅游示范省点、线、面持续建设完善。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旅游收入增速高于接待游客增速2.7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游客人数126.4万人次、增长12.9%。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稳中向好。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力显效,调减低效种植面积12万亩,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种植面积分别扩大10万亩和7.6万亩,恢复撂荒地生产10万亩,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荔枝、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丰产丰收,冬季瓜菜产销两旺,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增强。新兴产业加快成长。阿里巴巴、腾讯等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全国第一个区块链试验区在海南生态软件园设立,首家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海口复兴城揭牌运营,互联网产业全年收入突破600亿元,增长40%国九条政策切实落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超级医院开业接诊并在全国率先使用九价疫苗,恒大国际医院、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等一批高水平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引进韩国JK整形外科医院创办博鳌国际诊疗中心,高端医疗健康产业正在加快成长海保人寿正式开业,渤海银行海口分行加快筹备,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获央行批准,金融业迎来新机遇。会展业品牌效应彰显,三亚健康产业博览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创业博览会、海南世界休闲旅游博览会等品牌会展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举办新能源汽车展、香业展览会等专业展,全年会展业实现收入200亿元、增长19.7%。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海口药谷不断发展壮大,海南海药、海灵制药、齐鲁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增长25%。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拓展,中国游戏数码港入驻企业600多家,海口文化产业园入驻企业超过120家,第二届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全球总决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等赛事成功举办,英国著名私立学校哈罗公学礼德学校落户江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总数增至381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低碳制造业等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引导房地产业转型,严格控制商品住宅开发规模和节奏,着力引导租赁住房和跨界融合地产发展。

开展百日大招商抢抓招商黄金机遇期,制定《2018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实施方案》,围绕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服务机构开展点对点招商,开通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招商引才网,共与省外企业签署各类协议230个,注册项目公司106家,已运营或开工建设项目54个。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出台《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和《海南省总部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海口、三亚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设立总部集聚发展,太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海南)有限公司、大唐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等30家总部企业正式落地。

稳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循序渐进去产能。全面完成省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工作,针对连续3年亏损的86家企业、资不抵债的83家企业启动新一轮处僵治困工作。积极稳妥去库存。综合采用各种政策工具,全省商品住房库存稳定在13个月左右的较合理区间。多措并举去杠杆。鼓励海南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018年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过160亿元,同时加快培育后备上市企业;稳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监测,确保省属国企杠杆率保持合理水平。狠抓落实降成本。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统筹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成本,全省各类企业年减税约70亿元。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出台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在北京举办聚四方之才大型招聘会,累计引进人才超过3万名。琼中至乐东高速公路项目、铺前大桥工程、中国铁塔海南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琼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建成或进入收尾阶段,城乡基础设施五网继续拓展织密。

(三)强化有效需求支撑,三驾马车呈现积极变化

加大投资调结构力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规划管控、土地供应、项目审批等多方面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特别是一般住宅投资的控制,房地产开发投资1715亿元、下降16.5%,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占总投资的51.5%,提高1.3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多规合一,严守生态红线,制定项目建设用地效益标准,更加注重提高项目策划水平和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批高起点、高水准的项目稳步实施。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70个省重点项目全年累计投资6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上乐园、陵水富力海洋欢乐世界、陵水清水湾南国侨城旅游度假区、海口五源河文体中心、海口齐鲁制药高端药品研制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竣工或进入收尾阶段。组织项目集中开工、签约。20181128日、1228日,先后举行两次项目集中开工和签约,海口中央海岸商务街区、三亚海棠德中健康产业园、招商局海南区域总部等247个项目开工,为投资接续注入新动力。促进投资对外开放。谋划国际投资单一窗口,赴亚、欧、大洋洲多国开展境外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增长127.9%,新设外资企业167个、增长92%。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境外投资备案项目16个,中方总投资1.67亿美元。

持续扩大消费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丰富和优化消费市场供给,带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7.1亿元、增长6.8%。农村居民收入较快提高,带动农村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9亿元、增长9.4%,快于城镇消费3.2个百分点。化妆品、烟酒、金银珠宝等享受型消费,以及书籍刊物等发展型消费较快增长。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商品类别、享受对象全面放宽,带动免税购物规模快速增加,全年累计购物金额101亿元、增长26%

促进外贸加快增长。压缩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建立外贸企业跟踪服务联系和贸易便利化联席会议制度,依托中国(海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扭转进出口下行势头。全年进出口总额849亿元、增长20.8%,其中进口551.3亿元、增长35.4%。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和监管模式等实施107项深化试点任务,基于国际收支统计的跨境服务贸易额增长17.3%

(四)统筹区域、城乡和陆海发展,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抓紧制定我省实施意见,开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市县差异化发展研究。开工建设海秀快速路延长线、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加快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文昌至琼海高速公路、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完善“海澄文”大三亚和东西两翼互联互通交通网络。打通洋浦港至新加坡直航通道,推动洋浦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航运枢纽。支持中部市县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绿色产业,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引导中部地区保育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制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城市设计,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规划建设,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和城市内涝。印发《进一步推进农房建设规划和报建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农村房屋建设规划报建和宅基地管理。推进百镇千村建设。引导特色产业小镇规范建设发展,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等13个特色小镇已初步建成。出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累计创建美丽乡村566个,其中星级美丽乡村384个。

稳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开展海洋国家公园前期研究,在“多规合一”中贯彻陆海统筹要求,推动用地用海相配合、开发保护相协调。推进海洋维权执法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岛礁岸线礁盘和植被修复工程,推动文昌铺前、东方八所等中心渔港项目。加快完善三沙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促进三沙海上维权和救援基地、垃圾回收站、发电站、海水淡化厂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军地共建共享。

(五)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水平继续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改革考核制度,破除唯GDP论,实施《海南省市县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的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一票否决,引导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等试点。探索构建海南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海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积极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等。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印发实施《海南省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2018-2020)》,成立联合指挥部统筹推动整治工作。全面实施林长制,继续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2.8万亩,超过年度计划2.8万亩。综合施策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4%。加强城镇内河(湖)水污染防治,60个水体水质达标率为87.3%、同比提高30.8个百分点,全面完成29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任务。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整治和风险管控,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巩固打违拆违控违高压态势,累计拆除违建520万平方米。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开工建设9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中昌江项目已试运营。村庄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等不断新增完善,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加强路面、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大部分市县城区扬尘状况有效改善。

(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三大攻坚战取得良好开局

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引导金融机构严格控制不良资产增量和化解不良资产存量,重点监控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强地方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妥善化解存量债务,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规范政府融资行为,提高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坚决防范房地产风险。实施全域限购、严格限贷和限制转让,严格落实量价调控目标,有效防止炒房炒地和房价大起大落。

扎实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构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效五级战斗体系。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1.3亿元、同口径增长24.4%。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与比对分析应用。开展农村贫困人口拉网式大排查,全面核实528万农村人口经济状况,做实做细动态调整工作。落三保障政策,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应补尽补,全面实行两免一降五道保障。以产业、就业扶贫为主要抓手推进旅游、电商、金融等专项扶贫,搭建海南爱心扶贫网,创新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全年共脱贫退出8.6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海南省推广使用国VI标准车用汽柴油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点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推进水污染治理和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巩固提升。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海口市继续在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水质优良率为94.4%,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1293亿元、增长16.6%,增速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7%。年度为民办实事10项工作全面落实,眼科疾病筛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实施农民小额贷款贴息等3项工作超额完成,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切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有序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和零就业贫困家庭专项工作,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4倍,20162018年未就业残疾人本科毕业生100%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引进或正在洽谈一市(县)两校一园项目66个,新建特殊教育学校4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新建中小学生游泳池234个。着力解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66人以上超大班额减少415个。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建设校长教师工作室80个,培养骨干校长、教师1177名。推动海南大学成为部省合建高校。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市(县)一院工程深入实施,海口、三亚等8个市县建有三级医院,49家优质医院和医学院校与我省各医院建立了帮扶关系。医疗联合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4个三级医疗机构、除三沙市以外的18个市县组建医联体。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力度,分别引进好院长”2名、好医生”31名、京医老专家68名,选派100名卫生管理干部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浙江、湖北等先进省市医疗机构跟班学习。全域卫生(健康)创建工作取得进展,三亚市、琼海市、保亭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三沙市、临高县城成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全省持卡人数超过723万,社会保险经办流程、经办时限等进一步规范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标准由每人每年450元增至49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的大病保险起付线由8000元降至4000取消本省农业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限制,妥善解决五个华侨农场1.45万名职工社保遗留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5%。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任务,棚户区改造开工1.53万套、开工率112.5%,农村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开工2.63万户、竣工2.6万户,开、竣工率分别为105%104%完善粮食安全考核制度,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持续改善硬件条件。海口五源河文体中心、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各级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0多万人次,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全民健身路径等群众文体设施加快完善。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反映琼中女足励志故事的影片《旋风女队》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4033场,大型歌舞诗《黎族家园》入选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体育事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第五届省运会,申办2020年亚洲沙滩运动会,海南运动员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上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出台常年蔬菜基地建设调整方案,完成年度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考核,健全菜篮子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进综合食品价格指数工作,逐步建立全方位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5%,控制在3%的范围内。启动低收入群体物价联动补贴机制,累计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402万元,受惠群众117.6万人次。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禁毒三年大会战持续深入,在全国禁毒工作考评中位次大幅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菜霸”“砂霸”“运霸非法采砂违法行为。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大社区试点工作正在推开。

(八)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在严控房地产的情形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剔除房地产业后增速为7.6%,高于年度预期0.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5.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效益提升。税收收入628.7亿元、增长15.7%,快于财政收入增速4个百分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3.5%,财政收入的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创新创业集聚发展新动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年)》,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大众创业势头良好。全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4万户、增长15.5%,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增长22%。全面推进海陆空创新能力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编制形成核心区概念性规划;南繁科技城有序推进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深海科技城基本完成总体规划报批,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注册登记,中船重工11家下属公司落地。新批准设立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总数达106家,全年申请专利4967件、增长44.4%,授权量2646件、增长64.3%,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为历史新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持续加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仍然较高,投资调结构任务艰巨;经济外向度不高,虽然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提高为17.6%,但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规模还比较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创新驱动力不足,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二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进程中,地区生产总值、消费增速低于预期;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土地管理,提高生态环保要求,明确亩均开发强度和产出标准的情况下,投资出现了阶段性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不容忽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三是农业农村工作需要持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力有待加强。四是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短板有待补齐,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五是群众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居民收入相对较低,而物价水平相对较高,获得感亟待增强。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海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全面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0%,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翻一番,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0.5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上年降低1微克/立方米左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控制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一是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关于人才创新发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调整行政区划等5个方面的实施方案出台,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更多支持性政策措施,强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撑。同步做好各项方案实施和政策落实责任分解,推动各项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二是加快完善法制体系。统筹推动调整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在海南的适用,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三是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创新投资管理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事前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探索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一窗受理。创新促进外贸体制机制,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在此基础上建设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南升级版,围绕离岛免税购物、邮轮游艇等重点领域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实施保税、非保税、口岸货物同仓存储、分类监管;优化博鳌乐城先行区进口单抗类药品等低风险类特殊物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模式。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统筹推动监管体系建设,深化口岸管理部门间执法合作。创新监管手段,建成人员和货物进出岛、资金进出岛、岛内实时可视化监测三个电子围栏系统,全方位管好人流、物流、资金流。

2.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按照中央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配合研究制定自贸港总体方案并推动尽快出台,力争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部分领域,以及部分区域探索率先实施自贸港部分政策。研究制定自贸港的具体操作方案,全力做好建设自贸港的相关准备工作。

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实施《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年)》。围绕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获得水电气和电信服务、财产登记等11个方面,着力简化审批、优化服务、强化保护。开展省和市县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新一年度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二是不断改善市场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和政务诚信建设,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进国际化的法律、会计、仲裁等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着力营造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三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企业纾困基金,进一步优化商事登记管理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贯彻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十五条措施》,强化抓落实理念、细化抓落实要求、创新抓落实方法,形成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的浓厚氛围。五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开放共享,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4.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继续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开展省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城镇、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形成高效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二是稳步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总结文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积极争取全国人大授权,制定实施我省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方案。三是持续深化农垦改革。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系,推进农垦二级企业和农场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土地资源资本化、证券化取得实质进展。四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步伐。充分发挥省属国有企业作为自贸试验区(港)重点项目投融资和重点产业导入主体平台的作用,调整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兼并。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海建、海南铁路等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建设。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落实授权经营改革。五是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全国最少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整合行政审批职能,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依法将极简审批经验向全部省级产业园区推广,实现企业办理简单事项一次都不用跑,办理复杂事项最多跑一次。形成全省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提高一网通办和不见面审批水平。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公职人员队伍渠道,构建与高度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六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完善预算编制系统。

5.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深化种业、医疗、教育、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开放,取消相关领域外资股比和准入限制。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流程,在洋浦保税港区试行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争取增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二是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落实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服务指南》,进一步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争取吸引外资同比增长1.2倍。制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三是拓宽对外连接大通道。加快洋浦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航运枢纽、海口港新海港区等项目建设。推进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湛江至海口高铁、东方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机场等前期工作,推动博鳌机场建设对全球开放的国际空港口岸,争取新开通境外航线14条。出台进一步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四是推动设立交易场所。筹建中国(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推进设立符合海南产业定位的各类交易场所,参与要素市场全球配置。五是积极稳健探索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运行海南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展跨境投融资贸易结算、离岸保险等离岸金融业务。

(二)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为主导,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五大平台为支撑,以十二个重点产业为着力点,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1.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一是统筹去库存与市场调控。结合房地产市场形势,在巩固去库存成效的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坚决防止房价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二是持续深入去产能。将连续两年亏损且与母公司主业无关联的二级以下国有企业全部列入治困名单,实施改制退出。三是多方联动去杠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新增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培育,优化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推进联合授信试点,发挥债委会作用,有效约束金融杠杆。四是加大力度降成本。全面落实国家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和个人所得税新税制,尽快制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缓解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五是统筹兼顾补短板。继续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加强国内外人才引进工作。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规划建设国际社区、学校、医院,为国际人才提供一流服务。编制海南中长期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实施党政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等系列人才培养品牌。统筹做好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事业、环境保护等领域补短板工作。

2.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点线面结合推动软硬件条件同步提升,确保一批市县顺利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验收;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打造三亚海棠湾、陵水清水湾等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完善西沙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网络,争取早日开通西沙邮轮、航空旅游新航线;做强邮轮游艇旅游产业,推动三亚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开发环海南岛、环南海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航线,在海口港等5个出入境口岸开通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探索境外游艇航行水域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新景区,评定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点和旅游小镇,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推进中医康养旅游基地、热带森林国家公园、房车露营示范基地等建设;新创建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等一批5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旅游业重点项目。建成运营三亚海棠湾不夜城、陵水海洋主题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长隆海南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进探索极限等著名品牌游乐园前期工作。提高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出台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管理体制,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旅游设施、标识标牌等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建成运营海口和琼海市内免税店。确保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15%,入境游客达到150万人次。

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产业快速成长。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优海南生态软件园,加快建设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开工建设西海岸互联网总部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海口江东新区互联网跨国企业集聚区,谋划建设海甸岛物联网应用创新基地,进一步引导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阿里巴巴、腾讯等龙头企业更多项目布局,促成一批龙头企业落地。推动互联网+”在旅游、农业、医疗等各领域融合发展。力争全年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增长30%以上。发展高水平医疗健康产业。出台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的实施方案,引进国际一流诊疗专科、医学美容、康复康养等机构,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力争国家免疫细胞(干细胞)研究院、国家新药转化基地等落地,推动干细胞等前沿技术在先行区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促进政银企资源高效对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引进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争取新设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扩大金融开放的政策措施。做优会展业品牌。推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二期、三亚新展馆等会展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优秀会展资源,举办首届中国(海南)国际商品博览会、2019年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继续办好冬交会等传统品牌展会,培育一批高端时尚的专业会展品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依托海口、洋浦等重点港口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发展国际航运中转、多式联运业务;依托海口、三亚机场打造出岛快速冷链通道,完善快件处理设施和绿色通道,提高国际快递处理能力。开放发展教育产业。启动三亚崖州湾大学城规划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入驻;启动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南校区(桂林洋)规划建设;启动陵水国际教育岛规划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快建设哈罗公学等国际中小学;培育教育服务、教育培训、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培育壮大文体产业。全力提升海南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音乐节知名度,谋划举办国际艺术节,继续办好欢乐节”“三月三等传统节庆活动,打造国际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文物+旅游三年行动工程,培育510文物+旅游示范景区;推动三亚千古情等演艺剧场改造升级,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打造2030个高水准的演艺项目;依托海口文化产业园引导影视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全域全天候影视拍摄基地;围绕中国游戏数码港,做大动漫游戏产业集群;筹办2020年亚洲沙滩运动会,创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引进电子竞技等国际时尚赛事。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出台扶持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和创新研发,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和上市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种;加快完善美安新药谷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发展离岸维修业务。加快建设海口美兰机场二期飞机维修项目等,打造面向国内外的一站式飞机维修服务基地;创新监管模式,稳妥推进外籍邮轮船舶维修业务。

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贯彻落实《海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切实增强发展第一动力。加快推进三亚深海科技城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深远海服务保障中心、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南海深远海科研试验及综合保障基地、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中科院深海所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科研平台。推进南繁科技城建设,完善科技城产业规划和空间概念性规划,加快落实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一批启动区项目,选址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推进文昌国际航天科技城建设,编制完成核心区概念性规划,启动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文昌航天超算大数据项目。优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的更加灵活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探索适应自贸试验区(港)发展要求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机制、国际技术转移机制、国际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继续抓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拓展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四是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点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和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监测政府隐性债务变化情况,确保按时按计划还款;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PPP项目、政府购买棚改服务,严禁政府兜底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专项行动,坚决防止房价大起大落。

3.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低效产能并改种高效作物10万亩,用于种植优质稻、热带水果等;恢复撂荒地生产10万亩,用于扩大热带水果、优质水稻等;扩大花卉种植面积7.9万亩;推动建设天然橡胶核心生产基地;合理控制生猪养殖规模,提高牛、羊养殖比例,突出发展特色畜禽产业,实行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重点支持槟榔、椰子、热带水果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实施胡椒初加工升级改造行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行动,重点打造海南芒果、海南莲雾等10个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严格执行农药专营制度和百分之百检测、百分之百持证的双百出岛制度和引进制度,引进国际农产品检测认证机构,大力提升海南农产品品牌形象;制定实施海南共享农庄发展规划,推动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重点创建和培育一批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挥带动农户的示范作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家庭农场;搭建新型经营主体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导资本和科技下乡。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主体,完善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各类涉农金融支持政策,探索创建农村资产管理中心及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科研平台,集中攻关槟榔黄化病、淡季叶菜生产等难题。加强乡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设,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1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拓宽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通快递;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引导光网建设向自然村、农垦地区延伸,着力解决偏远地区通信上网存在盲区的问题;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和抗灾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燃气管网和储存设施建设运营,建成20个乡镇管道燃气项目,全面实施农村气代柴薪工程;加快红岭灌区田间工程、松涛西干渠乐园至春江水库补水段续建配套工程、五指山新春水库等建设,完善全省农田水利网,推动解决农业工程型缺水问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完成6.5万座农村改厕任务。

二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增添油气产业发展动力。力促海南炼化100万吨/年聚酯原料二期、海南汉地阳光150万吨/年特种油、山东高速洋浦石化新材料一期等竣工投产,加快建设100万吨/年乙烯项目、2×2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一期),瞄准产业链下游开展项目谋划和招商,推进澄迈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建设,为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积蓄力量。引导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优化渔业产业布局,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整治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及内湾网箱无序养殖,加快推动冯家湾水产养殖综合示范园项目,引导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支持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外海发展,建设3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2个海洋牧场。支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深海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经济新动能。

三是稳步发展低碳制造业。加强运行监测和生产要素保障,推动农产品加工、电气机械产业等产业平稳运行。推动解决一汽海马体制问题,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扭转汽车产量下滑局面;力争落地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项目。积极争取在深海网箱、装备制造等领域新上项目,新增产能。

四是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本省居民住房基本性需求由政府来保障,投资性需求靠制度来限制,改善型和度假型需求由市场来调节的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区域结构、产品结构、租售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商业等跨界融合地产,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发展分时度假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4.畅通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渠道。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发展总部经济力度。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发挥以商招商的专业优势,瞄准世界五百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和省重点产业。加快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按照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中的标杆的要求建设海口江东总部经济聚集区;坚持“大三亚”联动、陆海河统筹,推动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建设。落实总部经济政策,切实执行财力保障、人才服务、资金奖补等扶持政策,优化针对总部经济的政务服务。做好招商项目落地工作,健全招商工作机制,厘清和压实工作责任,将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服务项目运营放在与招商签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全面梳理百日大招商各项成果,促进议定项目加快落地和投资建设。

二是推动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调整优化省级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制定全省产业园区项目准入清单,引导产业差异化发展。优化园区管理机制,完善各类园区管理机构设置,充分赋权和强化激励,组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法定管理机构。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模式,鼓励因园制宜采用委托管理、委托招商、联合开发等模式,引进一流园区开发运营平台参与园区建设发展。

(三)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

1.推动投资提质增量。一是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机制。创新谋划方式,打通地区、部门、产业之间的界限,引导项目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和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支持省大型国有企业承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各类要素,发挥专业化优势,统筹开展前期策划、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融资,并加强与央企等大型企业合作。二是加快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形成项目审批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个平台、一套机制,把海南打造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的投资高地。三是发挥中央资金的撬动作用。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历史机遇,结合国家重点投向和支持领域,做好项目储备、筛选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争取力度。用好中央给予综合财力补助,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高质量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地方财力等配套资金保障。四是有效激活社会投资。落实《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实施方案》,坚持非禁即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推动民间投资平稳增长。落实《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服务外商投资协调机制,大力引进境外资本参与海南建设发展,确保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0%。稳步推进、规范运作PPP项目。五是以集中开工促投资动力接续。在318日、518日、718日、918日和1118日组织开展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开业活动,持续增强投资动力,倒逼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带动形成投资与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发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五网:建成投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文昌至琼海高速公路、铺前大桥、城乡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红岭灌区工程等重大项目;持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全岛覆盖,无线局域网重要公共场所全覆盖,建设5G国家示范试点;加快实施万宁至洋浦、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持续推进海口绕城公路美兰机场至演丰段工程、海秀快速路延长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环岛旅游公路、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G15沈海高速公路海口段等推动昌江核电(二期)工程、老西线铁路三亚至乐东公交化旅游化改造、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重点产业项目支撑:建成投用三亚海棠湾梦幻不夜城(一期)、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一期)、东方132气田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中免集团总部基地、保利国际展览中心、海口嘉年华旅游度假区、南繁(乐东)产业园、中国电信(海南)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招商局集团区域总部、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观澜湖度假区、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等。同时,围绕特色小镇、军民融合、生态环保领域组织实施新一批重大项目,切实发挥重大项目投资补短板、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支撑作用。

2.促进消费加快增长。一是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领域准入,引进更多元投资主体提供服务消费供给。二是推动消费生态创新。出台加强推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消费商圈的指导意见,支持海口、三亚大型消费商圈建设。支持各市县结合当地特色商业街区,推动智慧店铺”“智慧商圈建设。三是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发展壮大绿色产品消费,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打造消费领域海南品牌,加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追溯能力。推动改造60家以上老旧农贸市场。四是促进互联网+流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推动琼海、陵水等7个市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示范县建设。五是推进消费者维权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重点加强金融消费、电商消费维权,打击假冒伪劣和虚假广告宣传。

3.创新发展对外贸易。一是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加快建设海口、洋浦、三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发出口跨境电商海关系统,建设覆盖重点国别、重点市场的海外仓。加快培育邮轮游艇、汽车平行进口等贸易新业态,落实种子种源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具备资质的供油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业务,建设保税油供应基地。争取国家赋予原油非国营贸易资质,做大我省油品国际贸易。二是优化口岸管理。推进三亚港口岸莺歌海港区扩大开放,做好口岸提效降费工作,口岸通关时间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三是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结合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区港建设衔接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更加积极有效利用CEPA加强琼港澳服务贸易合作。培育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等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四)统筹区域、城乡、陆海协调发展

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动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全面融合发展。打造全省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与绿色发展示范区。二是着力促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引领区、国家深海科技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和种业基地、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三是引导东西两翼协同发展。西部以儋州为中心城市,重点打造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临港产业聚集区和人文旅游区;东部以琼海为中心城市,重点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国际医疗旅游和滨海度假目的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四是推动中部地区保育发展。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有序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全省统一的耕地、林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

2.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城市规划引领。严格落实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引导城市更新、棚户区和旧城改造、地上地下设施平衡协调建设。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内涝问题。二是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潜力和培育优势,按照一镇一业的定位,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农业旅游小镇、互联网小镇、医疗康养小镇、太空主题小镇、金融小镇等丰富多样的特色小镇。按照一村一风貌、一村一特色的要求,新建一批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注重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着力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农村建房报建制度,引导乡村有序发展。三是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贯彻落实。

3.坚持陆海统筹发展。一是加强海岸带保护。编制实施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实施海岸带精细化管理。二是治理海洋污染。制定海南省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加快建立海上环卫制度,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三是推动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引进南海资源开发企业、国内外航运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和营运中心。鼓励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保险、海损理算、船舶融资租赁等高端航运服务。建设海口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和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五)全力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1.强化南海维权和开发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完善维权执法基础设施。编制维权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本岛及三沙诸岛、陆域和海域的维权执法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切实提高维权维稳能力。二是启动南海保障工程。规划建设海南岛本岛及西沙海域海上救援基础设施。三是稳妥推进南海能源资源开发。研究制定我省油气(含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管理地方法规,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开展儋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前期工作。

2.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是深入推进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优化空域结构和航路航线,充分释放空域资源。二是优化军地土地资源配置。制定相关规划和指导性文件,推动有关试点工作。三是完善海上搜救协调机制。建立由省海上搜救中心牵头、军地部门参与的应急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应急抢险和搜救的能力。四是共建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海南)。打造南海地区卫生应急保障战略支点,构建陆海空立体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3.密切对外交流合作。一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务实高效的合作,加快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教育、农业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搭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球的旅游文化营销平台。配合做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工作,谋划海南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南海议题分论坛、华商领袖与智库圆桌会以及自贸试验区(港)推介会等主题活动,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声亮相、拓展空间。办好2019年中非圆桌会议。三是加深国际友城交往。拓展友城范围,谋划友城间合作项目。进一步密切高层互访和民间、商界交流合作。继续开展柬埔寨光明行医疗义诊活动,促进民心相通。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南旅游重点客源国在海南设立领事馆。四是扩展对外交流平台。将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打造成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国际组织的区域总部、专业性总部在海南落户。

4.深化区域合作。一是加强与泛北部湾的交流合作。建立海南与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对话沟通合作机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对接机制、重大活动相互支持机制。二是加强琼港、琼澳、琼台合作。谋划建设琼港、琼澳服务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粤港琼海洋经济合作区。建立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医疗、农业、海洋、科技机构互访交流机制。三是推动落实沪琼、浙琼合作。落实沪琼、浙琼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共享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交流大平台,围绕产业园区、港口、旅游、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同时进一步深化医疗、人力资源与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

(六)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

1.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海南省绿色标准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总结推广海口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经验,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二是建立完善生态环保信用机制。建立完善环保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及承诺制度,健全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2.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个战役。加强工业、机动车、扬尘等治理,强化槟榔土法熏烤、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等管控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污染水体三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进一步提升全省水环境质量。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海口五源河、三亚河等湿地公园。确保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不低于94.4%,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不低于95%,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保持打违控违高压态势,开展违法用地网格化管控试点,确保违建零增长。二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整改。推进各项整改措施落地执行,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开展我省环保督察,督促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环保职责。制定实施围填海监管和海域、海岛保护开发管控办法。三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建成投用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加快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切实解决进水浓度和运行负荷两低问题。开展部分老旧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

3.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发展绿色产业。在全省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广泛开展面向城乡的政策宣传,加强行业技术培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建配套充电桩4万个以上,新增和更换的一般公务用车、公交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二是倡导绿色生活。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实施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方案。实施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进卫生(健康)城市创建。加强面向社会的环保宣传,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积极促进公众参与,壮大环保社会力量。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决战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两个确保、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延伸。确保五指山、临高、白沙等3个国定贫困县摘帽和3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2%,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群众认可度高于90%;确保4.5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巩固现有脱贫成果,争取返贫率降至最低。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帮扶干部能力水平。抓紧探索将帮扶政策向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边缘人群延伸,防止新增贫困人口。

2.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估计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返还失业保险费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加快建设创业孵化载体,支持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扩大就业见习范围,放宽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报条件。确保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维持在5.5%4%以下。

3.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加强基础教育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作,启动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和培养工程,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优化农村学校师资结构,启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完善“1+2+X”的海南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启动海南大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开展校园更新工程,推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支持海南师范大学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促进海南医学院加强医教协同;鼓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高校向应用型发展。

4.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健全公立医院监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加快建设省中医院新院区、省人民医院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基础设施年内全面建成投用,设备全部采购到位,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加强人才引进,持续组织实施好院长、好医生”“妇幼双百和京医老专家等人才引进项目。在五指山等5个市县试点实行基层卫生人才县属乡用、乡属村用。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做好眼科疾病筛查治疗。

5.积极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建立海南公共数字文化云,加快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升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建设、管理与使用水平。推进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提升全省广播电视信号覆盖水平。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完善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推进华侨纪念馆前期工作。组织开展群艺大舞台和东西南北中文艺汇演。打造琼剧《白马泉涌》等优秀剧目,组织传统戏曲、非遗传承进校园等活动。

6.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完善城乡低收入认定和临时救助工作保障机制,推动专项救助向低收入群体延伸,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建立农村留守老人探访制度。开展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研究制定海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推动养老管理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率先实现医保省级统筹,调整完善医保目录,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严控医药耗材价格。试点推进基于按人头医保总额预付的新型医疗联合体改革。健全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好本地居民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加强战略储备和物资储备管理,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工程。办好提高学前教育孤儿资助标准等各项民生实事。

7.切实稳控物价。抓好菜十条各项工作落实,实施基本蔬菜品种价格区间调控管理办法,确保菜价平稳运行,同步完善以菜篮子产品为代表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机制。探索医疗服务价格、房地产价格监测新模式。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加强城镇燃气配气环节价格监管。落实对困难户、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的临时补贴机制。

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治理。全面推行大社区综合服务新模式,构建简约高效基层治理新格局。加强大数据中心在政务服务、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市场和安全监管等领域的应用。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实施最严的准入、最严的执法、最严的监管,努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推行“12345+网格化管理,推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强化城市治理管理能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优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定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等依法直接登记制度。加强平安海南建设,建设陆海空立体化治安防控新体系,深入推进禁毒三年大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菜霸”“砂霸”“运霸及其背后的保护伞。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支持三亚、文昌、澄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海口市琼山区、美兰区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诚信海南建设,开展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做好退役军人安置服务保障,加强国防动员、海防和海上维权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发展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科协、慈善等社会事业,推动邮政通信、地质、应急、气象、供销、统计、档案、史志等各项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新进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

琼ICP 05073275 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268号

版权所有@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文域名: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琼ICP备050732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52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