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发展改革专栏 > 发展规划
关于海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03-26 17:12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机构: 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关于海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通过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执行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抢人才、抢招商、大开放、大改革,全力稳增长、优结构、添动力、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自由贸易港建设蹄疾步稳向前迈进。

(一)经济社会运行质效双升

一是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鲜明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号召全省上下用五年时间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等十大领域,全面谋划和深入推进系列重要任务举措。聚焦引领高质量发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工作导向指引更加清晰鲜明。聚焦增进微观主体活力,开展全省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深度调研服务企业约1400家,助力广大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增强动力。开展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为高质量实现规划目标提供重要工作指引。

二是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力增效。全面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强化稳增长政策支撑,加大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力度,全年兑付助企纾困资金23.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费达到190.6亿元。精准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创建形成石化新材料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高质量发展政策同向发力、持续加力、精准增效。

三是高质量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创新优化经济运行按季抓、月跟踪[1]最佳实践奖,充分激发全域拼经济、比实绩、促发展主动性,全省经济呈现稳中向好、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5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10.6%和10.3%,带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019.260.8,服务业比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基础加快夯实,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1.2%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提高17.2%。实体经济动能培育增强,四大主导产业[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外向型经济逆势而上,对外贸易活跃增长,吸引外资增量提质。就业和物价运行好于预期,CPI温和上涨0.3%,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661元和20708元、各增长6.3%和8.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全体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卫生、养老托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增进。生态环境质量优中有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99.5%。高质量发展在多方面实现新进步。

(二)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

一是封关运作准备打响大会战围绕一线二线、设关地[3]和非设关地软硬件建设,封关运作64项必备任务全面推进、19项任务如期完成,31个硬件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封关信息化建设加快步伐。聚焦模拟封关运作场景,第一批27项压力测试任务有序推进,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试点等20项任务启动实施。智慧海南、诚信海南应用场景丰富拓展,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有力有效。

二是政策红利持续扩量增效。土地管理条例等自由贸易港法规先后出台,全地形车等22项商品新增进入零关税清单。三张零关税清单[4]累计进口货值超过195亿元,减免税款超过37亿元。启动洋浦保税港区11项措施(第一批)扩区试点,带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货值累计达到46.7亿元。

三是制度型开放深化探索。围绕落实RCEP[6],制定深化合作方案,深入推进20条行动措施,与RCEP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围绕对接CPTPP[7],在认证认可、市场主体登记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围绕对接DEPA[8],启动编制数字贸易发展规划,积极稳妥推进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全年数字贸易总额超过140亿元。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服务保障任务,成功举办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对话海南分论坛等主题活动。

四是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实施货物贸易保稳提质系列措施,持续壮大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贸易,积极培育发展保税飞机维修、新三样[9]等出口增长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境外律师执业等10个领域实现首单突破,保险服务等新兴领域加快发展。全年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312.8亿元和458.2亿元,分别增长15.3%和29.6%,外贸依存度达到30.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三)改革创新动力持续增强  

一是制度集成创新深入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顺利收官,累计发布制度集成创新案例140项,其中10项由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制定实施国际教育创新岛、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等系列制度集成创新方案。率先探索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改革,证照分离改革惠及逾96万户经营主体,告知承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数量全国第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动实施,整合新建省属国企4家,海垦集团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橡胶企业。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力显效。修订、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121件,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日益强化。市县层面营商环境建设机构全面组建。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深入实施,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超过90%。累计推出省级零跑动事项2108项,事项可办率超过90%。优化41个、新上线19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累计办理超过600万件。海口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直通车”改革试点首单落地澄迈。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营商老爸茶等政企近距离沟通活动,12345热线成为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总客服。全省存续市场主体达到378万家、增长50%以上,增速连续46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三是创新驱动能级明显提升。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收官战,六翻番、六突破[10]目标基本实现。南繁种业、航天、深海三大科技创新高地成型起势,崖州湾实验室入轨运行,三亚海洋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文昌基地挂牌成立,海南量子基地开工建设。获得国家科研项目1138项,创历史新高。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三年行动,科研项目经费跨境支付走在全国前列。海口跻身全国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范围。

(四)融入新发展格局纵深拓

一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提质增色。消费回流热点升温。创新担保即提”“即购即提提货方式,王府井国际免税港建成开业,全年离岛免税店实现零售额580.9亿元、增长19.3%。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接待医疗旅游30.3万人次、增长60.1%;新引进创新药械86种,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新获批上市产品4个,成为国际创新药械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主要通道。境内首所外方独立办学高校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正式招生,全省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22所。旅游市场蓬勃复苏。环岛旅游公路全线通车,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启动建设,博鳌东屿岛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举办多场明星演唱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多项知名赛事,酷酷的海南旅游新形象彰显活力。三大客运机场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全省接待游客人数900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13.1亿元,分别增长49.9%和71.9%。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推广新能源汽车10.3万辆、增长35.5%。鼓励直播电商有序发展,实物网上零售额1080亿元、增长22.9%。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参展品牌较上届增长19%。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1.3亿元、增长10.7%。

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承压企稳。项目推进机制高位优化。成立全省重大项目领导小组,高质量打造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滚动发展格局。召开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会,开展投资攻坚季行动,下沉一线三服务[11]解决项目推进堵点难题。项目谋划储备持续夯实。建立五张清单[12]项目推进机制,出台谋划储备项目提质扩容十条措施,全省盯引、储备项目总数合计超过300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打造项目策划+土地超市+极简审批供地全流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全面投产,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竣工,全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工。海口新海港客运枢纽项目建成运行,红岭水利枢纽、天角潭水利枢纽基本完工,三亚凤凰机场改扩建项目、牛路岭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国内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加快形成,行政村千兆光纤、5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顶住多重下行压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


三是立足双循环交汇点精准发力。打造两个基地[13]初具形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国际大招商,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签约落户,现代服务业吸引外资占比超过八成。对外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长85%,海南正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基地。搭建两个网络[14]多维拓展。发起《全球自由贸易区(港)伙伴关系倡议》,成功举办行走的达沃斯海南行活动,对外开放朋友圈持续扩大。海南(东方)自贸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先后开工,区域合作打开新空间。构建两个枢纽[15]加快推进。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洋浦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开通11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行集装箱班轮航线达45条。博鳌机场三期加快扩建,2条第五航权航线开通运行,累计恢复和新开通境外客货运航线50条,通达24个境外城市。


专栏1 海南省2023年累计恢复新开通境外客货运航线

类型

              线

客运航线

亚洲

海口=香港、海口=澳门、海口=首尔、海口=曼谷、海口=金边、海口=新加坡、海口=吉隆坡、三亚=雅加达、三亚=河内、三亚=阿拉木图、三亚=乌兰巴托等36条航线。

欧洲

海口=长沙=伦敦、三亚=莫斯科共2条航线。

大洋洲

海口=墨尔本、海口=奥克兰、太原=海口=悉尼海口=阿皮亚共4条航线。

货运航线

亚洲

海口=香港=新加坡、首尔=海口=吉隆坡、三亚=新加坡、海口=首尔、海口=新加坡=雅加达共5条航线。

欧洲

海口=巴黎、海口=莫斯科共2条航线。

大洋洲

海口=悉尼共1条航线。

(五)现代化产业体系立体构建

一是主导产业蓬勃起势。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游戏出海[16]启动试点,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竣工。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落地QFLP[17]基金106只,累计引入资金15.2亿美元。洋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中国洋浦港入籍国际船舶达到43艘,国际航行船舶登记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海口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成功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三亚国际游艇展等重大展会,全年举办千人以上会议超过150场、增长3.3倍。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壮大。百万吨乙烯项目打通全流程,带动下游高端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深海一号气田满负荷生产,陵水25-1气田加快建设,澄迈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助力产业集群发展。海口药谷40个药品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加速成果转化,6家企业试行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首条芯片模组生产线投产。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特种车项目落地建设。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氢能制储用产业链加快谋篇布局。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和8.3%,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排名全国第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速升级。出台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三亚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深远海养殖水体达到749万立方米,海洋渔业养捕比优化为4:6。推进17条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至2072亿元、增长9%。打造海南鲜品品牌矩阵,发布区域公用品牌42个,创建海南鲜品品牌示范基地10个。突破休闲渔船审建管政策瓶颈,促进休闲渔业实现总产值40亿元、增长90%。

二是三大未来产业培育兴起。南繁硅谷日益完善。26.8万亩南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首个生物育种专区投入使用,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相继落户,南繁种业产值突破百亿。深海产业亮点凸显。国内首台中大型多功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入驻崖州湾科技城。深海装备加工与装配中心开启市场化服务。依托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深海科技与生物医药加快融合发展。航天产业培育兴起。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加快建设,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招商启动加速跑,文昌国际航天城连续四年荣获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三是园区平台作用进一步彰显。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园区管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多方面强化政策支撑。组建老城科技新城,印发支持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措施,一园一策覆盖9个自贸港重点园区。投融资能力逐步增强。推动重点园区全面成立建设运营管理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900亿元,三个园区运营管理企业信用评级达到A级以上,首支航天产业基金在文昌航天城落地。导向引领作用彰显。优化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实施园区动态调整,定安塔岭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举办全省园区投资合作大会,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入驻企业总数突破10万家、增长近3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增长10%以上。

(六)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加快形成

一是三极一带一区[18]着力构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海口经济圈内交通网络加快联通,医药产业、数字经济[19]、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链式培育,“八个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先导性项目加快建设。三亚经济圈持续推动旅游一体化,南繁一体两翼协同发展,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不断深化。儋州洋浦一体化由体制机制融合向产业协同、区域融合纵深发展,环新英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环岛旅游公路串起12个沿海市县联动开发,莺歌踏浪等环岛旅游示范驿站建成开业,琼海打造形成精品美丽乡村群。中部山区保育发展取得新进展,琼中县、三亚市崖州区和五指山市水满乡3个市县(区/乡)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类示范称号,保亭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县”称号

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落实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全年省外户籍人员新落户14.9万人。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到97.8%。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开启探索。五指山深入推进生态型城镇化试点,保亭获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东方加快推动村改居及垦地融合,澄迈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获批全国创新型县(市)。

三是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省试点,全省18个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挂牌运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序建设。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4%。累计建成1700多个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力促进困难群众稳岗就业,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实施雨露计划,全省脱贫人口务工32.9万人,超额完成国定目标,带动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2.4%。

(七)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标志性工程示范引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国家公园GEP[20]核算率先开展,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共37只。清洁能源装机比例提高到78.5%,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过50%,居全国首位。开展全省禁塑工作攻坚固本百日行动,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到80.2%。实施《海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70%。六水共治[21]效果显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61.3%。博鳌亚洲论坛实现100%绿电办会。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一流。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200天决战攻坚行动,全省PM2.5浓度保持在12微克/立方米的优良水平。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省控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分别提高到95.9%和99.7%,海口湾和三亚湾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稳中有优。

三是双碳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出台《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双碳1+N政策体系构建形成。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全国首个碳排放配额履约率100%的省份。全省首笔GEP贷款、首单蓝碳交易相继落地。利用万宁小海红树林修复项目碳汇,助力第三届消博会实现碳中和。白沙两山平台等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推广复制。

(八)社会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一是稳就业稳物价成效显著。深入推进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活动,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琼率达到63.8%。大力培育劳务带头人等三支队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达到149.4万人。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实现金牌的突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7.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3.8%。切实抓好菜篮子”“米袋子,聚焦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段、极端天气做好保供稳价,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控有效,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普惠有感。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6万个,一市(县)两校一园新增合作办学学校3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等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2+3健康服务包[22]全面推广,高血压、糖尿病、肝癌防治等三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扎实开展公立医疗机构托育服务试点,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提高到3.5个。省非遗展示中心、海口湾演艺中心二期建成,省图书馆二期、家博物馆投入使用。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约1600场。保亭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成为全国55个典型案例之一。琼中女足以不败战绩成功冲超。公办中小学校空调配置、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等1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部完成。

三是强化基层治理务实显效持续推进海口、三亚、儋州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成功打造52个多村(居)一中心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累计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230个,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全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持续下降,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取得实在成效。

2023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设定的26项核心指标中,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目标,17项预期性指标中12项达到目标。5项指标未能完成目标,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低于年度目标9个百分点,数字产业化步伐亟需加快。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下降7.1%,低于年度目标17个百分点,主要受汇率波动和标志性项目不足影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低于目标1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推进力度需要加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低于目标2个百分点,促进群众增收应进一步加力增效。筹集安居房房源4万套,低于目标1万套,群众住房需求有待更切实保障。

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实现增速较快、就业充分、物价平稳的优化组合、开放发展成效明显、创新驱动蓄势扩能、产业体系日益强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及八届省委历次全会精神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

在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我省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扩大内需承压较大,实体经济支撑仍比较薄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面临不少困难,社会民生服务仍有短板弱项。同时应看到,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动能正在不断巩固强化,随着全岛封关运作日益临近,自由贸易港建设正驶入不可逆转的轨道,必须满怀信心、乘势而上迎难而进,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极为重大。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八届省委历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23]战略框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做好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为重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基础。

(二)主要预期目标

坚持积极进取、务实可行,兼顾需要与可能,提出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考虑:一是财政政策适度加力、金融政策精准有效、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增强,将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有力牵引。二是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构建,内外部有效需求持续扩大,将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各市县、各行业研究确定了积极进取、务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将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内外部风险挑战仍然很大,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主要考虑:实体经济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日益提升,市场主体快速增加、生产经营效益逐步向好,支撑财力增长的经济基础巩固增强,带动财政收入平稳较快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主要考虑: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经济运行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均衡。项目谋划储备巩固扩容,政府投资切实发挥带动作用,社会投资信心增强,将促进有效益的投资提振向好。顺应消费趋势性变化,紧紧把握新热点、满足新需求,将有力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更好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均增长15%左右,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主要考虑:全球经济形势平稳恢复,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大循环将更加通畅。自由贸易港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红利持续释放,相关领域市场主体加快聚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带动贸依存度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1800家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1.4%左右。主要考虑:践行以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激活各类创新主体,持续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打造以陆海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培育壮大高科技市场主体,切实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新质生产力[24]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8.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主要考虑:宏观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将催生更多创新创业机遇,带动就业市场扩容提质,助力各类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切实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将居民消费价格稳控在合理空间,将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良好环境。

——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保持在12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保持在120微克/立方米左右,节能减排和碳排放强度下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主要考虑: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并不断巩固提升。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稳步推动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有利于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彰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靓丽底色。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围绕实现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着力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锚定全岛封关奋力攻坚,打开高水平开放新局面

1.打好封关运作准备攻坚战。一是深入实施封关方案。全面落实全岛封关系列重点任务,大力推动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实施,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稳妥有序、分步推进全岛封关。二是扎实推进软硬件建设。全面建成封关运作31个硬件项目,加快全岛封关信息化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口岸、二线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和非设关地监管设施,提升海关智慧监管平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明确二线口岸管理机制和通关流程,构建集约便利的二线出岛监管模式。三是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全面实施第一批压力测试清单,研究开启第二批压力测试任务。模拟封关后应用场景,试运行相关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开展操作管理能力演练,促进风险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启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应用攻坚行动,力争申报试点企业达到150家。探索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度和发展成效宣传解读,切实增强发展信心、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2.加快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优化政策制度体系。研究推进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优化,推动延续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推动制定自由贸易港禁限类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进口商品征税目录,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转税收政策,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办法。力促《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版)》公布实施,研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领域。探索进一步放宽外国人免签入境海南的人群限制。二是深化制度型开放探索。积极对接CPTPP、DEPA,加快国际高标准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先行先试,着力推动航空器、船舶出境维修返琼免关税、境外货物入境维修出境免关税试点落地。深化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扩区试点。三是拓展交流合作新空间。高质量服务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办全球自贸港发展分论坛,扩容全球自贸区(港)伙伴计划,持续擦亮美丽乡村会客厅品牌。签署湘琼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海南(东方)自贸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及物流基地、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加快建设投产,取得早期收获。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沪琼合作。推动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项目落地运行,持续开展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谋划实施。  

3.推动外贸外资稳增促优。一是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量。优化海南外贸信息公共服务应用,动态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入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贸易准入又准营落到实处。积极支持保税维修、加工增值、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培育光伏、装配式建筑、保险服务、维护维修服务等外贸新增长点。加快建设数字保税区,在特定区域探索开展两头在外数据加工业务,做大数字贸易规模。推动全省外贸依存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打造招商引资新动能。深入实施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提振投资信心。链长制”“赛马制“联动制”招商新机制,开展招商引资大比武,对优秀市县予以资金奖励。推动三亚超级万象城等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形成打造两个基地标志性成果。优化升级外资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专栏2:2024年稳外贸抢招商重点工作

持续扩大货物贸易

推动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落地。用好用足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巩固石化产品、水海产品等传统外贸市场。培育新三样等货物贸易新增长点,提升二手车出口便利度。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展推介,优化外贸信息公共服务,加强金融服务、国际物流服务,拓展外贸市场空间。

培育壮大服务贸易

着力清理与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不一致的法律法规,推进服务贸易准入又准营落到实处。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贸易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和发展数字保税,探索在特定区域开展两头在外离岸数据加工业务。聚焦游戏出海、地理信息、数字医疗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开展全球大招商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在境外举办投资中国全球大招商活动,宣介海南自贸港发展优势和投资机遇,吸引知名外资企业来琼投资。设立欧洲和中东等地区代表处,助力打造两个基地

搭建企航自贸港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

(二)持续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级。一是接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实施新一轮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省部联动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机器+智能服务”“极简审批“机器管”系列等一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集成创新项目,不断推出更具突破性、更高影响力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二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全要素单元详细规划体系创新。全面启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深化农业农村农垦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轮延包试点,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乐东、临高、琼中等为试点深化垦地融合发展和改善垦区民生改革。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降低口岸合规成本。

2.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加强重点领域攻坚。制定出台准入即准营五年攻关行动方案,开展政务服务好办”“易办“快办”攻关行动,谋划推进全省项目直通车改革试点,建设园区最优营商环境示范特区二是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建立统一问题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优化、新增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高频政务服务主题70个以上,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全省通办。建立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三是加快诚信海南建设。健全信用档案、信用评价指标,完善信用修复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池。增加信用+场景50个以上,全面推行审管法信一体联动制度[25]。开展信用法治化提升、数字化提升专项行动。四是擦亮服务企业系列品牌。优化拓展海易办、海易融、海易兑、海易信等数字化平台应用,精准加强用工、融资、政策兑现等涉企服务。大力开展营商环境表层修复,确保存量问题逐步清零、增量问题有效遏制。

3.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海南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尖峰岭上市公司培育行动。推动新增规上企业9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出台支持科创型企业发展若干措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0家。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加大龙头企业、大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推动注册企业实质性运营。二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体农用地经营权等上架土地超市。推广智慧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企业应急续贷资金池,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快海南数据产品超市实体化运营,推动数据跨境等应用场景取得突破。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建成全省统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引导劳动力市场供需充分对接。

(三)全力推动投资扩容消费升级,强化内需关键性和基础性支撑

1.打好投资扩容增效攻坚战。一是夯实项目谋划储备。切实发挥省重大项目推进统筹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重大项目协调谋划、统筹推动和全流程管理。用好10亿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深入开展项目谋划攻坚行动,完善项目谋划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盯引机制,滚动实施五张清单,聚焦国家政策导向、开放发展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民生服务谋划推出一批标志性项目。力争盯引、储备项目总投资与新开工项目总投资之比达到5:1左右。二是强化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对照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领域,面向各市县、各领域加强针对性解读和辅导培训,切实提高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申报规模和审核通过率,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引导作用。用好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加强配套融资支持,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券资金撬动作用。三是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统筹用好家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持续向社会资本推介高质量项目。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立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和融资支持。深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规范推进PPP[26]项目建设运营,高质量谋划实施基础设施REITs[27]项目四是协同加强要素保障。建立五合一工作机制,协调推进审批、规划、用地、资金等各环节要素保障,实现项目与要素精准、科学匹配。按照一线收集、后方解决、上下协同原则,建立项目问题快速解决机制。持续开展省市县联动投资专项服务督导行动。五是营造全域促投资浓厚氛围。按季度开展奔牛奖”“蜗牛奖评选,组织投资项目现场观摩会。依托项目全周期管理平台,推动各类项目全部上线、上平台,做到在建项目进展精准调度、新开工项目审批实时可见、储备项目滚动推进。

2.强化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高标准编制实施全省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一是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江东新区CBD产城融合开发项目、海上风电及制造基地项目、原油商业储备库、可降解高端制品产业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促全省工业投资增长8%。围绕三大未来产业、能源绿色转型、先进制造业等包装形成一批百亿级以上重大项目。二是聚焦五网基础设施提升。加快推动G98大三亚段扩容工程、马村港三期、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羊林抽水蓄能项目等开工建设,支持博鳌机场三期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加速扩建,尽快完善湛海高铁、海口美兰机场三期、G98海口至博鳌段改扩建工程、乐东-三亚国道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推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力促三亚新机场完成选址审批,加快推进东方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开展跨海联网第二通道等项目前期研究论证。三是聚焦社会民生服务。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基础教育提质扩容、文化体育设施补短板、促进就业等领域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围绕建设智慧海南,聚焦智慧园区、智慧医疗、卫星遥感等谋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


专栏3:2024年重点领域部分重大项目安排

四大主导产业

开工建设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昌江核电二期、海口和三亚国际免税城、复兴城西海岸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自贸港旅游航空总部、海口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项目、180万吨/年聚酯材料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五网基础设施

开工建设湛江至海口高速铁路(含跨海轮渡工程)、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马村港三期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博鳌机场三期、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海南省琼西北供水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G15沈海高速海口段地面市政道路等一批重大项目。

民生公共服务

开工建设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新校区(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海南省艺术中心(演艺中心)、海南省美术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三亚分院、琼海学前教育强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海南科技馆主体完工、建成投用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东新院区、海南省人民医院南院(观澜湖院区)、华东师大澄迈实验中学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

绿色低碳发展

开工建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崖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热带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一批重大项目。

3.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一是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制定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科普宣教、雨林康养、低碳休闲等五大产品体系,推出环岛旅游公路旅游产品2.0版,建设北部湾邮轮游艇旅游集聚区,打造文昌航天主题乐园、海口甲子镇低空旅游项目。推动建设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引进国际知名旅游企业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村。二是加强旅游市场推广。精准开展请进来”“走出去营销。推动开通琼粤旅游专线,用好航权开放、59国免签等系列政策,打造国际航空中转枢纽,实现入境过夜游客数量翻番。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等大型活动。三是做好旅游+文章。支持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打造大型文旅消费平台。推动三亚加快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大力培育音乐节、嘉年华等文化演艺会展活动,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区,办好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10项品牌赛事。完善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平台功能。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0%和14%。

4.聚焦三大回流引领消费升级。一是提亮离岛免税金字招牌丰富高端免税商品供给、加强精准宣传营销,办好第三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力争全年实现离岛免税店零售额640亿元、增长10%。二是优化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加快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药、研、产、城一体化建设,争取2个以上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国内上市,力争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到40万人次和60亿元。落实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打造数字疗法创新高地。三是加快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高质量办好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力争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获批办学,加快推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海南)项目。启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二期建设,力争在校师生数量倍增。四是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继续出台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新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上,启动新能源汽车租赁体系建设。加大琼菜品牌培育宣传力度,引进优质餐饮品牌,引导网上订餐平台合理规范运营。支持直播带货等线上消费有序发展,支持海口、三亚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持续做大线上消费规模。培育老字号消费集聚区,鼓励商业综合体增设夜间广场集市。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特色步行街,打造智慧商圈、一小时便民圈,切实满足市民和游客消费需求。


专栏4:2024年促进消费重点活动

办好第四届消博会

邀请国际精品参展,重点吸引欧洲、美洲、RCEP成员国的国际精品品牌,鼓励”“”“消费精品和新品参展。邀请国货潮牌参展,支持国内品牌借助消博会更好走出去

开展新春促消费活动

开展新春年货大集、新春线上惠购、新春越夜越精彩、新春免税好礼、新春有味道、新春焕新家等系列新春促销活动,充分激发春节消费潜力。支持各类新能源汽车展销、促销活动。开展美食嘉年华活动。

开展网上年货节

创新举办网上年货消费展会,打造云上年货一条街、举办数商迎春直播。设立室内室外直播间、引导本地生活达人拍摄短视频营销。鼓励直播电商、即时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开展离岛免税促销

持续丰富离岛免税商品供给,适时发放新一轮消费券,充分发挥撬动高端消费市场作用。组织开展第三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

(四)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1.增强科技和人才双轮驱动力。一是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出台实施《海南省2024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工作方案》,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要素供给。支持以崖州湾实验室为引领的1+2+5科创平台[28]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生物育种、卫星大数据等领域打造产学研项目标志性成果。围绕天然橡胶、木本油料作物、南药、航天和深海等领域,争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落地。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海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力促技术合同成效额达到55亿元。开展科技项目成果市场化评价试点。深入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三年行动,建立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三是强化发展人才支撑。印发实施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若干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四方之才汇聚计划,全年引进人才17万人。持续实施南海育才”“南海新星项目,新增技能人才3万人次。支持崖州湾科技城开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试点。纵深实施《海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推动海南全域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年创新发展高端峰会、海南自贸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专栏5:海南省2024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工作方案

激发企业研发投入动力

1.推动驻琼央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2.推动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3.推动民营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4.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5.推动规上服务业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加强科研机构研发投入支持

1.促进科研机构设立。

2.推动陆海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运行。

3.推进新增投资项目建设。

4.推动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

扩大高校研发投入规模

1.推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运行。

2.推动合作办学高校创新发展。

3.抓好三甲医院纳统工作。

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补链强链。一是增强先进制造业动能。力促百万吨乙烯项目达产满产,加快提升PTA[29]、PET[30]等特种材料生产能力,推进高二氧化碳含量天然气综合利用。围绕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推广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新模式。推进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启动海上风电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探索车联网先导区商业化运营模式。培育工程装备维修和再制造产业,打造游艇装备制造品牌。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二是拓展三大未来产业新空间。切实发挥三度一色优势。大力发展种源+种业+市场的南繁产业,搭建种业新品种新技术交易平台,推广种业CRO模式[31]应用,力争种业及关联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增长25%。面向深海科技关键和重要零件研制、系统总成与测试等领域加强招商引资,围绕深海生物制药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确保商业航天发射场如期首发,同步推动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项目落地。探索研究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商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持续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动出台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开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游戏出海试点,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版号支持。出台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举办国际数字娱乐博览会编制出台《海南省数据中心发展规划》,支持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

3.开放创新现代服务业。一是拓展现代物流业格局。力促中国洋浦港国际船籍港政策持续优化,推动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重点面向东盟加密国际海运航班、拓展外贸中转业务。用好用足第五航权、第七航权开放政策,力争境外客运航线增至62条。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开展2024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加快建设新海陆岛物流园起步区和澄迈金马物流中心力争全面实现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运营和有效运转。二是加快金融业稳进提质。高标准推进FT账户改造优化,建成运行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推动央企财资中心、境外股权基金优质金融机构落地。组建运营海南农村商业银行。出台支持航空航天租赁业发展政策措施,鼓励融资租赁业加快发展。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三是提升会展业品牌效应。办好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积极推动国内外大型会展项目落地。组建全省会展业发展联盟,吸引各类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四是支持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积极引进大宗商品储运、油气消费结算、铁矿石进出口等贸易企业,培育壮大医药医疗器材、食品饮料、烟草等批发企业。持续优化涉企服务和营造可预期政策环境,全力做大内外商品贸易流量。

4.强化园区产业集聚功能。一是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启动创建第二批产业集群,力争百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0个。打响补链强链攻坚战,聚焦石化新材料、医药制造、绿色能源等先进制造重点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提升产业关联度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出台三亚中央商务区等一园一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不断优化园区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发挥园区动态调整导向作用。三是提升园区投融资能力。强化自贸港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支持园区运营管理企业做大规模,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灵活创新引进优质产业项目,着力提升园区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四是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践行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理念,支持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持续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

(五)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融合,释放全域经济发展潜力

1.优化三极一带一区空间格局。一是深入推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支持海口加强经济圈内合作联动,加快建设海口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公路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海口经济圈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促进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加强互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保联保共治。制定支持三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开通运营三亚至乐东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支持海口、三亚智慧交通建设。加快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建设,大力推动未来社区、智慧洋浦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是切实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环岛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精心打造一带,支持文昌全域发展航天产业链,以东方、五指山、澄迈等为试点,深入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以热带雨林+赋能一区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培育白沙绿茶、五指山红茶等茶叶类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深入开展纵向铁路通道前期研究。

2.提升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质效。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热带优异果蔬开发利用,打造冬季瓜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发展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大力支持工厂化养殖和深远海养殖。梯次培育咖啡、胡椒等17个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文昌鸡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大叶茶等小而精特色产业。支持沉香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培育。划定200万亩标准化胶园,建设2个标准化胶园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标准化胶园建设。支持保亭建设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二是打响海南鲜品品牌。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响以海南鲜品为统领的品牌体系,累计打造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3个以上、著名企业品牌50个以上。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坚实基础。

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广良种良法良田,壮大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三支队伍800人,认定省级共享农庄5家。高质量运营市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闲置校园校舍等资产优先用于集体产业发展,创建年收益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00个。是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2个。新增农村规模性供水覆盖人口10万人。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80%。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屋覆盖70%以上行政村(居)。三是优化乡村民生服务。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国家卫生乡镇达到20%以上。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健全村规民约等机制。建成和美乡村200个,整治提升清洁乡村2000个。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加快推进产业项目整改。充分发挥雨露计划、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作用,开展消费帮扶助农大集市、村企一帮一结对子,确保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4.加快壮大海洋经济。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修订《海南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实施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深入实施陆海统筹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万亿海上海南建设行动,全面提振海洋经济发展动能。二是壮大重点产业。鼓励深海养殖与海上风电、休闲渔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建成2个海洋牧场和2-3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支持临高、东方申报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深入发展海洋油气、海洋信息和海洋生物医药,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建设,力争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00亿元以上。

(六)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提升最强比较优势

1.滚动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方案落地实施,力争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制定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大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聚焦核电、风电、气电、光伏发电大力建设清洁能源岛,推动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80%左右。加大公共场所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持电动汽车车桩比在2.5:1以下。修订完善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开展无塑海洋行动。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提高到75%以上。健全六水共治+河湖长制体制机制,全面剿灭劣类水体,确保主要河流水库水质稳步提升。

2.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省级环保督察,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二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树牢环境空气质量标杆。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深化水生态监测评价。持续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废弃物污染防治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三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万泉河流域三水统筹两山转化方案。深化赤田水库和松涛水库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动海南省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修订。提升全民环保意识,积极倡导垃圾分类。

3.积极探索双碳新路径。一是深入落实双碳政策体系。加强绿色低碳项目清单化管理,推动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积极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新机制。先行先试引入国际碳交易产品品种。二是积极开展双碳探索。扎实做好博鳌零碳示范区评估认证,探索构建零碳建筑(园区)海南标准及其认证体系。充分发挥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作用,深化滨海蓝碳及渔业碳汇应用研究,持续推进碳普惠应用场景建设。聚焦双碳目标,建设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碳捕集、碳利用技术开发应用。推动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海南分中心建设。支持保亭打造“两山”理论创新示范区。

(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一是深入推进健康海南行动。全力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成省人民医院南院,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临床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建设。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开工建设省儿童及孕产妇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中心等项目。建立医护人员省属县用工作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县,推动95%以上的村卫生室达到建设标准。支持东方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推动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二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和学位扩容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项目30个,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万个,新增教育集团40个以上,新开工特殊教育学校2所,改善乡镇学校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扩展义务教育学校午餐午休服务,实现有条件的学校全覆盖。推动建设省青少年宫。深入推进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建设,支持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推动1-2所新设高校开学招生,推动海南警察学院开工建设。力争全省新增博士点5个以上、硕士点20个以上。支持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建设。三是加强一老一小服务。开展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创新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建设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深化医养结合和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银发经济[32]。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力争推进1-2个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制定省级普惠性托育机构补贴方案,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推动每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4个。四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动黄花梨沉香博物馆、南海博物馆(二期)开工建设,推动海口、三亚、儋州打造非国有博物馆集群。落实全省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支持民办博物馆、图书馆发展。办好以黎锦服饰为特色的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打造苗绣、黄花梨、琼剧等文化品牌,弘扬海瑞、邱浚等本土廉洁文化,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办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申办国际市民奥林匹克运动会。支持定安国家南方体育训练项目建设。五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精心选取、倾力办好2024年10项民生实事。切实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着力发展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科协等社会事业,高质量做好邮政通信、地质、地震、气象、供销、统计、档案、史志等各项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专栏6: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

幼有所育

推动优孕优生服务、儿童健康服务、儿童关爱服务等3个领域共10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学有所教

推动学前教育助学服务、义务教育服务、普通高中助学服务、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服务等4个领域共10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劳有所得

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工伤失业保险服务等2个领域共12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病有所医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险服务、计划生育扶助服务等3个领域共16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老有所养

推动养老助老服务、养老保险服务等2个领域共12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住有所居

推动公租房服务、住房改造服务等2个领域共3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弱有所扶

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残助残服务等3个领域共6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优军服务保障

推动优军优抚共4项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保障水平。

文体服务保障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等2个领域共9项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提质。

2.兜牢社会保障底线。一是着力稳就业稳物价。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左右。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做强特色劳务品牌,农民工外出务工规模达到145万人,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83%。持续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建设,做好菜篮子商品保供稳价,强化民生领域价费管理,确保物价运行总体平稳。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修订《海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开展全民参保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出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管理办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适度放宽最低生活保障准入条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免费残疾评定,精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继续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持续深化具有海南特色的促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支持各市县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切实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开工城镇老旧小区265个、建成安居房1.2万套。

3.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加大行业组织赋权试点推广,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开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集成改革,完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支持海口、三亚、儋州、琼海等市县先行先试,集约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居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居管理体制更好融入属地基础治理体系。探索外籍人员居住社区治理试点。大力推广小屯妹、大昌叔基层治理服务品牌,支持琼海村级组织“清单化手册制”改革走深走实。打造精品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区。新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200个,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三是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持续推进社会组织承担公益性服务项目改革试点,引导参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民生服务。着力推进惠民慈善、全民慈善、阳光慈善、数字慈善。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保障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

(八)切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护航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

1.持续提升安全发展能力。一是切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实施国家安全责任制,建立综合性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体系,提高国家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落实重大风险防控三年任务清单,切实发挥16个风险防控专项工作组作用,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强化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三道防线,加快建设省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省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仓库、东西南北区域物资储备中心等。支持乐东建设煤炭储备基地。二是有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持续推动集中连片造大田,新增耕地指标不少于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稳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占基本农田比例,确保年度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07万亩、产量达到29.2亿斤。深入开展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整改复耕行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巩固提升电力、电煤、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稳定性,确保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2.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全力防范应对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推进逾期难交付房地产项目处置。抓实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分析,加大不良资产盘活处置力度。持续提升跨境业务合规水平。二是确保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强琼州海峡、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两点一面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加快危险化学品集中仓库、待渡停车场建设,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治理,更新改造城市老化管网700公里高质量推动洋浦、东方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全面完成化工园区十有两禁[33]工作任务。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持续做好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实施粤闽桂琼海上渔船防台风协同机制。推进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深入开展“亲加奔”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治理赌诈违法犯罪,深化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努力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

附件:12024年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

2.2024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草案


附件1

2024年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

主要指标

2024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

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15左右

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

15左右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10左右

高新技术企业(家)

1800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1.4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6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左右

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微克/立方米)

12左右

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微克/立方米)

120左右

减少污染物排放

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降低碳排放强度

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附件2

2024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草案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3年

目标

2023年

完成

2024年

目标

属 性

经济

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9.5左右

9.2

8左右

预期性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7以上

8左右

7左右

预期性

3.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

%

15

6

8

预期性

4.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8.0

9以上

10

预期性

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3

62

63.5

预期性

开放

创新

6.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增速

%

10

-7.1

10左右

预期性

7.贸易进出口增速

%

15左右

15.3

15左右

预期性

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1.2

1.2左右

1.4左右

预期性

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6.4

7.5

9.4

预期性

10.新增高层次人才总量

9000

10000

10000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9.2

7.2

8.1

预期性

12.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5.2

5.5左右

预期性

1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1.25

11.25

11.3

预期性

14.人均预期寿命

80

80

80

预期性

15.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3

3

3.1

预期性

16.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3

94.8

95

预期性

17.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3.3

3.5

4.0

约束性

18.安居型商品房建设套数

万套

5

4

1.2

预期性

绿色

生态

1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约束性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完成国家

下达任务

约束性

21.细颗粒物(PM2.5)浓度

微克/立方米

12左右

12左右

12左右

约束性

22.市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8

98

98

约束性

2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93

95.9

93.5

约束性

24.森林覆盖率

%

62.1

62.1以上

62.1以上

约束性

安全

保障

2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145

147

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约束性

26.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标准煤

675

972

1040

约束性

备注: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采用省控断面监测数据。


名 词 解 释

[1]按季抓、月跟踪:锚定全年全省经济发展目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和服务进出口总额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按季分解、按月调度,以各市县分季度、全年指标运行情况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综合表现和单项指标排名靠前的市县予以表彰奖励。

[2]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3]设关地:即设立海关的地点,是指海关在港口、车站、机场、国界孔道、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等海关监管区设立的卡口,海关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的卡口,以及海关在海上设立的中通监管站。

[4]三张零关税清单: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负面清单。

[5]两个15%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6]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指2012年11月15日由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方签署的大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标志着当前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7]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指2018年3月8日由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等11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实施。CPTPP是目前公认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之一。2021年9月16日,中国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申请。

[8]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指2020年6月由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三国签署的数字经济协定,目前已在三国之间生效。DEPA共16章,涵盖很多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定义、原则、规则及合作内容。2021年11月1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DEPA。2022年8月18日,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成立,开启加入谈判进程。

[9]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

[10]六翻番、六突破六翻番是指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项目数量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实现翻番。六突破是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创新布局、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产业技术攻关、科技制度创新、创新创业生态等取得重要突破。

[11]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

[12]五张清单:项目盯引清单、储备清单、开工清单、在建清单、竣工清单。

[13]两个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

[14]两个网络:空海国际交通网络和国际经贸合作网络。

[15]两个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16]游戏出海:中国大陆地区游戏公司研发的移动游戏在海外游戏市场(包含港澳台地区)发行。

[17]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PE(私募股权投资)以及VC(风险投资)市场。

[18]三极一带一区: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儋洋经济圈、滨海城市带、中部生态保育区。

[19]数字经济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0]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一定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供给产品价值(直接利用和转化利用供给产品)、调节服务价值(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负氧离子)和文化服务价值(生态旅游)。

[21]六水共治: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

[22]2+3健康服务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23]一本三基四梁八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制度基石,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为目标定位,以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体系、社会治理体系、风险防控体系、组织领导体系为稳固支撑。

[24]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25]审管法信一体联动制度: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打通审批、监管、执法和信用系统间数据壁垒,开发上线审管法信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全场景数据共享应用。

[26]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新机制。主要有三方面特征:在参与主体上,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在收益来源上,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在操作模式上,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27]REITs: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国际通行、行之有效的存量资产盘活工具,是以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底层资产,以公开发行的基金为重要载体,主要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其实质为存量基础设施项目的上市。

[28]1+2+5科创平台1指崖州湾实验室;2指海洋领域实验室海南基地、海南量子基地;5指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ICAC)、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

[29]PTA:精对苯二甲酸,石油化工产业链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化纤行业。

[30]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塑性聚酯树脂,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合成纤维以及工程塑料等领域。

[31]种业CRO模式:种业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模式,是指在商业化育种环境下,将种业技术链各环节进行专业化行业细分,注重资源、技术、数字、知识产权的应用赋能,聚焦生物育种技术,以委托合同的形式开展专业、安全、高通量、数字化外包服务所形成的商业化种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模式。

[32]银发经济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

[33]十有两禁十有,即有规划体系,有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制度,有四至范围,有周边土地规划安全控制线,有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设施,有封闭化管理,有危险化学品车辆专用停车场,有信息化平台,有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有消防设施〈特勤站〉;两禁,即禁限控目录、禁止有居民居住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政策解读:一图读懂 | 海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

琼ICP 05073275 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268号

版权所有@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文域名: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琼ICP备050732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52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3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