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热点专题 >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关于海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04-21 16:15 来源: 综合处 发布机构: 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关于海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海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极为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顶压前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应对三个大考,奋力拼搏书写三张答卷,认真执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力促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迈出坚实步伐。

(一)千方百计稳定增长,经济运行逆势上升

一是宏观调控坚决有力。坚持两手抓、两战赢,在迅速遏制疫情蔓延的基础上,统筹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精准强化细化措施支撑。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和行动争取超常规实效,加快落实自由贸易港建设早期安排、全力争取早期收获,力促经济运行逆势企稳、稳步回升、稳中向好。

二是经济实现V字型反转。经济走势逐季攀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同比(下同)增速分别为-4.5%-2.6%1.1%,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2.4亿元、增速进一步升至3.5%。固定资产投资摆脱连续两年下行强势回升,实现8%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4.6亿元、增长1.2%。货物进出口总额933亿元,增长3%。投资、消费、货物进出口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9.632.621.7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30.3亿美元、增长100.7%

三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19.160.4服务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达到十三五目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8%。房地产调控成功闯关,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38.7%、房地产地方级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3.2%,较十三五期间最高位均下降11.1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097元和16279元,各增长3%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6亿元、增长0.2%。新设企业14.9万户、增长113.7%,增速全国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二)众志成城全力战疫,复工复产稳慎有序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构建上下协同指挥体系。省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建立五级书记齐抓防控工作机制,领导9万余名城乡社区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奋战抗疫一线。精准高效实施救治防控。严格落实四早防控要求,加强确诊患者治疗管理,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累计治愈出院患者165名。坚持严把入琼关口,做实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加强人物同防。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以入口严管促使岛内放活,自220日起再未报告本地确诊病例,自38日起所有县域单元转为低风险地区,为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强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及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检测能力迅速增至19.4万人份/日。驰援国内外抗疫一线。累计派出7支援鄂医疗队共865人,治愈确诊患者902例,圆满完成赴孟加拉等国际医疗援助任务。

二是复工复产力促市场复苏回暖。构建高效协作工作机制。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两个专项工作组,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全局和重点工作。先后开展省领导集中走访企业大活动、省领导督导市县经济专项工作,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激发活力、提振士气。强化复工复产政策支撑。落实中央纾困解难政策。全口径减免税费68.9亿元,为企业减免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费106.9亿元。累计投放49.9亿元优惠贷款支持抗疫重点企业、小微企业、涉农企业和春耕备耕,较上年提高6.5倍。强化本地稳企惠企政策支撑。先后出台复工复产七条、支持中小企业八条、超常规举措43条等系列政策,在全国首创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险。扎实有力抓六保、促六稳实施援企稳岗扩岗支持计划,累计为2.4万户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约5亿元,稳定职工岗位约76.8万个。降低社会用能和物流成本约7.7亿元,为中小企业缓缴水电气费共7.9亿元。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累计为超过8户低保户、2.4万名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9.5亿元。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食种植任务,做好交通能源运行调度,加强粮油菜、肉蛋奶市场供应,抓好市场价格监测调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3%的较低水平。多措并举力保市场主体,全省市场主体突破百万,达到119.2万户、增长28.6%落实中央资金直达机制, 257.4亿元中央资金精准迅速下达市县,有力保障基层运转。

(三)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开放发展进入崭新阶段

一是政策框架加快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N”政策体系主框架基本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第一、二批调法调规事项审议通过,土地管理法等3部法律、5部行政法规将在海南调整适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公布实施。

二是早期安排加快落地。全力做好年度重点工作。聚焦最关键、最核心政策,组建综合协调专班,压实各方面责任,以钉钉子精神逐项全力争取、推动落实。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大幅放宽,购物额度、购物品类明显增加。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正式实施,产业目录、人才清单、具体操作办法等迅速跟进。航运、航空领域自由便利政策落地见效,22艘国际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同时开放,保税航油综合服务费每吨下降100美元。《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制定出台,增值电信、教育、商务服务、制造业等领域在全国率先开放。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正面清单公布实施。其他零关税清单[1]、市场准入特别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即将出台。澄迈口岸配套进境活牛隔离检疫场所建成启用,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洋浦进境水果和原木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申报获批。《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引进人才超11万人、较“4·13”以前同口径增长17.3倍。

三是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力稳定货物贸易。制定稳外贸系列措施,加大帮扶外贸企业力度,强化融资支持。首条洲际航线洋浦至南太平洋至澳大利亚航线开通运营,自由贸易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增至44条。海关审批全面实施一个窗口和网上办理,推动洋浦出口退税业务先退后审、即到即办,出口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对日本、欧洲、东盟等外贸规模大幅提高,汽车零配件、药品等较高附加值工业品出口增速达两位数。大力培育服务贸易。制定《海南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付费等新兴领域服务贸易规模增长1.1倍。多措并举吸引外资。线上线下招商同步推进,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协同发力。累计集中签约项目315个、协议投资1314亿元,与通用电气、特斯拉等全球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三年连续翻番,经济小省迈向外资大省行列。

四是区域合作迈上更高水平。强化区域战略联动。开展琼粤党政代表团互访交流,共促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发展,推动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取得新进展。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琼港澳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正式揭牌启动。推动泛珠合作深化。成功举办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推动与澳门、广西、贵州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四)改革创新蹄疾步稳,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制度创新成果丰硕。深度聚焦创新领域。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化等18个方面,明确和抓紧推动60项制度创新任务。不断完善创新制度。设立全国首个省级改革和制度创新奖,激发各地各部门创新热情。持续推出创新成果,2019年来累计发布十批共103项制度创新案例,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多项制度创新案例获得全国表彰推广。

二是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压茬推进年度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29项任务,制定实施新一年度行动计划共31项任务,组织开展市县营商环境评价,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海南样板。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召开海南自由贸易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明确政府和市场关系六要六不准准则,深入推进全国首个强化竞争政策省级试点。基于世界银行评价标准的营商环境排名明显提高。

三是重点改革走深走实。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研究制定《海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类处置127家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实体。巩固新一轮农垦改革成果。完成13.7万亩农垦土地资产化,带动农垦集团新增资产60.8亿元。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总结推广文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探索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用地新模式,累计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超过680亩。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退出与流转并行。稳步推进东方市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承包合同覆盖确权耕地的99%。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84%的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受理窗口,97%的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政务服务好差评[2]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在15个市县推开,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确立。

四是创新动力明显增强。完善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智慧海南[3]总体方案(2020-2025年)》印发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稳步推进。打造陆海空创新高地。围绕一港三城一基地 [4]加快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吸引种业人才、科技、资本集聚。深海科技城先后引进中船集团、中科院南海所等入驻,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挂牌成立,奋进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启动建设,航天超算中心正式开工,有力保障嫦娥五号探测器探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拓展科研创新平台。新批准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总计达到63家,院士创新平台增至145家。全省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立项209项、增长15%,新申请和授予专利分别为15067件和8578件,各增长62%93.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至4.5件。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三大主导产业筑底回升。推动旅游业复苏振兴。实施振兴旅游业30条行动措施,深入开展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1534项。新评定A级以上景区8家,其中3A级以上7家,拓展康养旅游等十三个旅游业态,推出旅游+免税购物系列产品。开工建设环岛旅游公路。全年接待游客人数645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2.9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的77.7%82.5%

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动漫游戏、共享经济等网络技术服务业迅速壮大,全国首个正式授牌的区块链[5]试验区设立运行,互联网产业持续高速成长,营业收入达到约1200亿元、增长45.8%。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全年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突破120例,进口可用创新药、罕见病药达100种,美国艾尔建青光眼引流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路径获批药械。金融业加力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海南葫芦娃药业登陆A股,实现我省三年来IPO零的突破。FT账户[6]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暂行办法公布实施,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试点获批。海南国际清算所注册设立。国内外知名高校来琼办学热潮兴起,引进和在谈高校共32所,德国比勒菲尔德应用技术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独立办学项目先后落地,三亚崖州湾科教城正式开学,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启动建设。首届海南非遗购物节成功举办,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队伍。制定实施《海南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批准设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企业数量达到838家、增长48.1%。洋浦经济开发区年产50万吨PET项目建成投产,年产百万吨乙烯项目、陵水17-2气田项目加快推进。医药产业37个批准文号通过药物一致性评价。

二是传统产业优化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稳中有进。扎实开展一抗三保 [7],切实稳定农业生产。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36亿元、增长2%。冬季瓜菜稳产增收,总产量554万吨、总产值220.5亿元,分别增长10.4%8.2%。莲雾、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产量增幅达两位数。积极发展三棵树+N”[8]经济,改造1.5万亩老残、低产胶园。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全年新增460口深水网箱,基本建成海口、文昌、临高3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续建规模化养殖场26家。房地产业稳步转型发展。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率先实施全省范围现房销售制度,商业地产等鼓励类房地产加快发展。

三是重大功能平台作用凸显。大力放权赋能。《关于完善十一个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制定出台,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步挂牌。向园区下放省级管理权限,为7个重点园区量身定制一园一策,将三园特别极简审批[9]推行至具有审批职能的10个重点园区。创新在7个重点园区成立法定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打造园区建设样板间。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乐城先行区深化制度集成创新,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提高80%。自由贸易港首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落地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

(六)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关键性、基础性支撑强化优化

一是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充分彰显。压茬推动集中开工。今年新开工4批共538个项目,“4·13”以来累计开工11个批次共1329个项目、总投资5880亿元,成为投资逆势增长的主引擎。加快提高项目谋划生成能力。牵头开展项目谋划专项服务,深入市县解读政策、剖析案例、答疑解惑,打牢提升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全面强化精准调度。编好用好投资项目一本账,着力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项目的跟踪督导和重点保障,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02%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大资金争取和使用力度,启动基础设施领域REITs[10]试点,灵活创新用地政策。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项目总体审批效率提高50%

二是高质量重点项目超额完成任务。10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6亿元,超出年度投资任务108亿元。产业发展后劲积蓄。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金盘科技海口数字化工厂、年产50万吨多功能新型材料项目建成投用。海口国际免税城、复兴城西海岸互联网总部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五网设施持续完善。全光网省建设提质提速,宽带网速提升至全国第9位。5G 建设覆盖海口、三亚和琼海等重点城区,以及洋浦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五指山至海棠湾高速公路实现功能性通车,县县通高速目标达成。文明东越江通道建成通车,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具备投运条件,海口港马村港区三期工程、海口港二期工程建设完工,文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竣工验收,南渡江引水工程基本建成。海南昌江核电二期、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等加快建设,迈湾水利枢纽工程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三亚至乐东铁路旅游化公交化项目、洋浦港小铲滩码头起步区等启动建设。公共服务硬件提升。海南中学美伦校区、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海南省中医院新院区、海口市五源河文体中心(二期)、儋州市体育中心一场两馆[11]等高质量、大体量民生项目快速推进。

三是新举措新热点激活消费市场。强化促消费顶层设计。制定《海南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放宽服务消费市场准入,强化实物消费政策支撑。出台《海南省促进消费7条措施》等系列举措,围绕重点消费领域,着眼重点消费场景加大促消费力度。释放离岛免税购物红利。布局新设6家离岛免税店,进一步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离岛免税购物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离岛免税店全年实现销售金额327.4亿元、增长127.4%。激活汽车消费潜力。阶段性增加小汽车调控增量指标,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桩12704个,完成年度计划的252.5%,实施新能源汽车购买奖补政策,带动实现汽车销售金额204亿元、增长22%。创新开展促销活动。举办美食购物嘉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节”“免税购物节等节庆消费活动,消费一码通正在成为新兴消费平台。

(七)坚持全省一盘棋,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日益增强

一是以高质量规划计划引领带动区域协同。高质量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启动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批准实施11个重点园区详细规划、编制形成595个村庄规划,完成重点园区和重大基础设施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机制。印发实施《海南省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围绕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落实协同发展机制。支持海澄文定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建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东部地区康养旅游品牌,引导形成西部工业发展三位一体新格局,谋划推动环新英湾港产城一体化,完成中部地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

二是以政策引领促进城乡融合。出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集成创新的实施意见》,谋划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落实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户籍、居住证审批事项全省通办,实现全岛城镇户籍通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推动琼海、万宁、澄迈创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三是以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围绕五个振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累计建成32个特色产业小镇、1001个美丽乡村。建成省级及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02个、共享农庄2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1085万人次,营业收入约24亿元。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扫保洁实现100%覆盖,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户厕覆盖率分别达到95%98.7%,建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行政村占比提高到44%。在全国率先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100%通硬化路,美丽乡村实现户户通

(八)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背水一战打好脱贫攻坚战。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64.9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建立防返贫防致贫长效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召开扩种养、促务工、增收入现场推进会,谋划部署贫困劳动力积极务工专项行动,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8.2万人、增长15%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优中有升。加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进实施禁塑、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汽车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等标志性工程,形成一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果,9项改革举措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着力提升污染防治条件能力。建成投产8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持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2.6%98.6%。继续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任务,开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查,以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促进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升至99.5%PM2.5浓度降至13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

三是风险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风险防控实战化能力加快形成。公布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有力遏制离岛免税非法套(代)购行为。严格执行落户政策,确保人口依法合规、有序顺畅流动。加强财政、金融领域风险防范处置。深入研究入境便利化政策,为国际疫情稳定后国门开放做好充分准备。

(九)全力以赴兜底线保民生,用心用情践行初心使命

一是稳就业增收入加力显效。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若干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八成。制定促进农民工到省重点项目务工系列措施,145.8万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长1.4%。多措并举强化增收支撑。完成民生支出1504.9亿元、增长6.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提高0.3个百分点。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切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规范发展夜间经济、路边经济。

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加快提升。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海南自由贸易港公共卫生体系的若干意见》,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面提升。完成一县一院工程,实现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市县全覆盖。完成127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点专科增至217个,覆盖所有市县。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昌江等4个市县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有序开展。全球全健康[12]海南示范项目获世界银行1.75亿美元贷款额度支持。11个市县实现基层医务人员县属乡用、乡属村用政策全覆盖。启动健康海南行动。

三是文化海南建设呈现亮点。公共文化设施持续完善。省图书馆二期主体结构封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开工建设。累计建成69家县级文化馆分馆和67家县级图书馆分馆。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三亚体育中心等重点体育场馆建设。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天涯热土》上线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琼剧《红旗不倒》、舞蹈诗《锦绣家园》等广受好评。圆满完成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707场,戏曲进校园”92场。

四是社会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积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引导和鼓励各类群体积极参保,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率先在全国实行医保基金省级统筹管理。提高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国率先形成低保、特困、城乡低收入家庭梯度救助格局,投入社会救助资金5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00万人次。大力推进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设,全面实施基层教育卫生人员专项住房保障计划。

五是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提升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上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标准,公办、普惠幼儿园比例分别升至53.3%86.6%。改善61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深入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 [13]建设,引进和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共计104个,实现市县全覆盖。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强化行业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推动公共服务质量提升。

(十)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坚决扛起特区责任担当

一是克难奋进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全力保障我国与印度尼西亚双方外长会见、我国与巴基斯坦第二次外长战略对话等活动,率先实现外交外事线下复工复产。拓展对外交流渠道。邀请3773位驻华使节集中访琼,为建省以来规模、层次之最。推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设立海口办公室,成为首个落户我省的国际组织办事机构。推动农业投资、油气勘探开发、通信、生物制药等领域对外投资合作,今年全省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5个、增长29.6%

二是海洋保护开发协调推进。扎实推进海洋保护工作。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加强海域岸线和海岛的巡查,严厉打击违法用海用岛和盗采海砂行为。建立海上环卫制度,打造洁净海滩。积极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编制实施《海南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推动南海油气勘查开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海口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和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在克服重重困难,力促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省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流量不足、增量不够,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市场主体小、散、弱、创新能力不高,社会民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有不少欠账短板,物价相对较高和群众收入相对较低的矛盾仍然突出。既要看到积极态势、有利因素,增强发展信心;也要正视问题不足和风险挑战,敢于打硬仗、破困局。既要坚定意志、振奋士气,更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加快自由贸易港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2%,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0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77%。新增注册企业增长100%。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较上年控制目标下降1个单位。臭氧(O3)第90百分位数浓度小于120微克/立方米。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降碳目标。

工作原则:坚持辩证思维、统筹兼顾、平衡协调。既重视抓好开局,也重视打好基础。既重视经济发展,也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既重视速度规模,也重视发展质量。既重视扩大开放,也重视深化改革。既发挥省级统筹作用,也注重发挥市县积极性。既重视经济规模增长,也重视社会民生改善。既重视发展效益,也重视发展安全。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建议抓好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1.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政策制度体系。一是强化政策支撑。落实自由贸易港建设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继续完善“1+N”政策体系,力促各类政策、方案、目录、清单尽快完善出台。推动制定十四五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方案。二是健全法治保障。力促《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出台施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便利商事注销、财产征收征用等领域开展特区立法,有针对性做好法律法规在我省调整适用工作。三是深化研究探索。加强二线管理制度、方式研究,开展部分领域率先对接国际经贸投资规则研究。

2.大力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是加快提高贸易自由便利度。推动出台促进贸易自由便利化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力促一负三正货物零关税清单全部出台、加工增值超30%货物进入内地免征关税细则制定实施。推动取消重点商品进出口经营资格、配额限制,配合制定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清单。高标准优化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将洋浦保税港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推广至其他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力促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公布实施。二是积极推进投资自由便利化。推动制定促进投资自由便利化的政策意见。实施好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特别清单尽快出台。针对部分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重点行业领域,取消许可和审批。高标准完善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三是着手封关运作前期准备。编制实施自由贸易港口岸设关规划,提前启动若干二线口岸[15]建设,选址增设海关监管隔离区域。

3.着力打造国际海空航运枢纽。一是拓展航运开放空间。依托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利用加注保税油政策吸引新增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用好第七航权开放和加注保税航油政策,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二是提升航运基础设施。建成洋浦疏港大道二期、洋浦港小铲滩码头起步工程改造项目、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加快建设海口港新海港区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洋浦港区航道改扩建工程,着力深化美兰机场三期扩建和三亚新机场前期工作。

4.高效精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提升管理平台实战能力。运行好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期,建成投用二期,精准监测管好人流、物流、资金流。二是抓实风险防控重点任务。实施《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建设琼州海峡反走私信息共享和联合作战体系,有效防控进境商品零关税政策风险。加快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评估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境外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联防联控机制、免签入境外国人全程动态服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财政运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风险隐患。

(二)深化改革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1.强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编制完成省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加强农村规划管控、有序实施农村建筑风貌整治,推进以规划代替转用许可改革。加强土地储备运作,新增储备8500亩以上。落实增存挂钩[16]机制,着力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确保完成年度处置任务。二是探索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创新立法,聚焦贸易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等加强金融创新制度建设。推动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出台海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省属企业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处置僵尸企业,整合资源“腾笼换鸟”。四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设线上服务系统,设立人才服务专线,构建人才服务单一窗口[17]体系。抓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重大国家人才工程。继续实施千人专项引才工程[17]和柔性引才汇聚工程,深入实施南海系列育才计划。

2.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制度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制度创新申报系统,规范制度创新全流程、夯实制度创新项目储备。二是落实重点任务。加快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围绕18个主要领域、60项重点任务,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强力推动制度集成创新拓展新领域、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办好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建立健全创新容错纠错机制。

3.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一是压茬推进行动计划。落实《海南省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0-2021年)》。组织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适时启动制定新一年度行动计划。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激励鞭策作用。构建企业和服务对象全面参与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二是持续推开放管服改革。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优化海南e登记平台,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促进承诺即入制加快落实。推动开办企业实现跨省通办,探索实行证照联办,提高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效能。持续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三是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深入推进强化竞争政策试点任务,持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平台企业经营监管。四是优化市场监管体系。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社会信用条例》,建立企业公共信息综合评价体系,开发不少于5个信用应用场景。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一是优化科研管理。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科技项目管、评、验分离管理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二是争取标志性成果。围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海洋科技等重点领域,结合“智慧海南”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力争收获一批急需急用的创新成果。三是壮大科技创新队伍。围绕空间对地观测、天然橡胶等领域,力争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提高源头创新能力。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确保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77%、提高0.2个百分点。

2.构筑三大科创高地。一是打造南繁科创中心。编制《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规划(2021-2030年)》,加快推进国家精准设计育种中心、国家南繁作物表形研究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建设种子创新研究院,加强南繁领域的深度合作。二是打造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建设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创新平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集聚深海科技创新资源。三是打造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举办文昌航空航天论坛,吸引航天领域高校和研究机构进驻文昌国际航天城,推动航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3.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落实海南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与北京、上海等创新先进地区交流合作。加强院士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外国科技人才来琼工作许可负面清单。依托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建设全国首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推动建设海南国际设计岛。二是加强产权保护应用。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切实发挥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司法保护作用。推动种业知识产权专区建设,加快发展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四)内外兼修融入新发展格局

1.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强化投资促进机制。谋划实施自由贸易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围绕项目建立自前期、签约、开工到在建、投产、达产的全链条推进机制。二是优化投资领域结构。坚持项目为王,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封关设施等公共领域投资。聚焦两新一重 [19]、三大主导产业、智慧海南等加快谋划储备、持续推动实施高质量项目。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实施项目单月开工”“双月签约,持续强化投资新动力。抓好省重点项目谋划实施,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发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主引擎作用。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积极作用,探索市场化融资模式,拓宽多层次融资渠道。组建自由贸易港投资建设基金,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规范应用PPP和特许经营等模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四是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总结强化用地改革举措,提升用地审批效率,加强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财政资金,科学安排用好地方财力,强化政府投资资金保障。发挥政银企平台作用,推动降低企业投资融资成本。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领域项目建设。

2.聚焦热点促进消费。一是释放免税购物红利。推动海口免税城建设,引导免税购物店丰富离岛免税商品供应,加快实现品牌、品类、价格与国际三同步。落实邮寄送达政策,实施本岛居民离岛寄存、返岛提货便利措施,推动本岛居民免税购买进境日用品政策落地。力争实现免税销售金额600亿元。二是承接海外消费回流。依托开放政策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吸引海外购物消费回流,打造替代出境旅游购物第一目的地。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大力吸引医疗旅游消费群体,支持黎安国际教育创新先行试验区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带动医疗、教育消费回流。办好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利用境外展品免税政策,吸引800个以上全球著名品牌参展,打造国际消费精品全球展示交易平台。三是拓展城乡消费空间。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逛街等新模式,积极发展跨境电商[20],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提高消费一码通普及率,完善线上消费新平台。启动新一轮汽车、家电下乡,办好海南美食购物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合理布局城市商业综合体,推动海口、三亚等城市步行街改造升级。逐步取消限制消费的行政性规定。

3.开放创新提升经济外向度。一是扩展货物贸易新空间。促进以零关税政策为重要支撑的多业态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石化、食品等重点产业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实施同线同标同质[21]工程,支持外贸企业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培育保税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货物贸易新增长点。二是培育服务贸易新动力。深入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国家中医药、数字服务等特色出口基地。大力引进信息产业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打造服务外包基地。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新举措。构建全球招商网络,创新开展以商招商、二次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力争引进100家重点企业。构建重点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开办企业服务训练营,形成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网络,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效能。四是力促吸引外资新增长。积极谋划引进高显示度重大外资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器制造、高端消费品等领域引进世界级龙头企业。确保全年吸引外商投资增长15%

(五)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塑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新优势。一是提升旅游要素层级。推出海洋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购物旅游等10 大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红色旅游、航天+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持续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旅游综合体。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县)1-2个,评定A级旅游景区5家,建设金宿银宿15家、省级旅游小镇2个,支持低档酒店改造提升。二是大力挖掘市场潜力。深耕国内重要客源市场,重点打造旅游+免税购物等系列产品。密切跟进境外主要客源市场,精心谋划走出去推广”“请进来考察活动,联合国际旅行商、境外商协会等营销造势。三是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环岛旅游公路、三亚至乐东旅游化公交化铁路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旅游综合服务区。推广应用智游海南APP,初步实现一部手机游海南。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大力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80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30亿元,分别增长25%30%

2.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打造大健康产业品牌。落实《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健康产业发展九大工程建设。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发展,建成国际创新药械交流转换中心、国际医学产业中心,深化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应用,推动建设药品医疗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全年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洋浦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推动海口、三亚加快开展申报国家物流枢纽前期工作,建设完善澄迈金马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集装箱拆拼箱等航运新业务。推动洋浦等地建设大型国际中转型冷库,加快完善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体系。三是培育壮大会展业。聚焦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会展业发展重点区域,支持提升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开放打造国际教育创新岛。创新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机制,完善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等重点平台,推动13所中外学校如期开学,力促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进驻洋浦办学。五是支持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组建海南国际清算所专业工作组,积极构建大宗商品场外市场集中统一交易和清结算金融平台。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推动交易场所国际化进程。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充实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推动洋浦保税港区打造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先行示范区。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3.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管理服务、完善产业配套、引导产业聚集。出台创建海南国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实施方案,谋划设立离岸数据产业生态试验区。依托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吸引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集聚发展。全年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0%。打造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建成投产陵水17-2气田、东方年产26万吨聚碳酸酯项目,加快建设年产百万吨乙烯项目推动洋浦建设绿色新材料基地,发展高端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培育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导医药产业依托海口药谷、美安科技新城等集聚发展。用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券,大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重大新药创制试点示范取得阶段性进展。支持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二是培育以陆海空为主体的未来产业。高标准建设崖州湾科技城,围绕深海、南繁领域大力吸引先进研究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深入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1-2030年)》,开工建设国家热带生物安全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等项目,力争建成三亚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编制文昌国际航天城战略规划,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开展商业发射工位论证,大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三是着力提升三大优势产业。构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形成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清洁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打造清洁能源岛,确保清洁能源装机比例提高到70%以上,实现分布式电源发电量全额消纳,推动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先导项目建设。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落实禁塑法规为牵引,建设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替代品全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推广为牵引培育高端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做强做优高端食品加工业。依托海南湾岭农产品综合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等产业,支持海口罗牛山、琼中湾岭、文昌约亭、定安塔岭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区发展农副食品精深加工业,推动椰汁、酒类、精制茶等食品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完善冷链物流业、农产品仓储保鲜业,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低碳、高端装备制造业。四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撑。切实执行《海南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和培育后备库,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00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

4.支持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落实《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省级重点园区创建标准,建立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精准制定和推动实施一园一策,因地制宜灵活采用一区多园[22]模式。二是完善园区功能。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发挥园区平台作用,引导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聚集。三是支持先行先试。支持洋浦经济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等重大功能平台立足发展定位,深入开展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货物、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自由便利、安全有序流动,围绕早期安排狠抓政策落地,依托园区平台扩大早期收获

(六)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设置5年帮扶过渡期,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64.97万脱贫人口不返贫、0.49万边缘易致贫人口不产生新的贫困户。二是调整优化支持政策。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评估、分类调整和优化提升,因地制宜精准安排扶持项目,形成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并举格局。

2.深化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补充耕地开垦力度,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牢牢守住1072万亩耕地红线。支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机械化和技术化,确保播种407万亩以上。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确保今冬明春瓜菜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支持香蕉、芒果、菠萝、荔枝、火龙果等热带特色水果扩种增收。制定实施三棵树+N”产业发展规划,扩大特色经济林木和花卉种植。新创建1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引导畜牧业优化升级。支持养猪业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全年生猪出栏规模达到500万头。推动牛、羊等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三是推动渔业转型发展。加快建设文昌冯家湾渔业现代化产业园,探索园区工业化海水养殖新模式。完成文昌清澜一级渔港升级改造任务,开工建设万宁乌场一级渔港等三大渔港[23]。四是引导农业接二连三[24]。推动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围绕种植、科研、旅游构建全产业链,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展示窗口。打造屯昌、白沙、保亭、琼中等南药生产基地。鼓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业态,正式认定一批可持续、可借鉴、可推广的共享农庄,建成100个特色精品美丽乡村。

3.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完善乡村五网设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及示范创建工作。改造提升农村电网,完成50个特色小镇现代农村电网升级。继续实施气代柴薪,不断提高农村燃气普及率。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持续打造百镇千村。大力发展特色镇域经济,新建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推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再提升。提高农村房屋报建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实施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探索实施一村一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完成厕所改造5万户以上。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

4.深化农业农村农垦改革。一是激发三农活力。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设立三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成1985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经济“空壳村”两年清零行动。探索建立覆盖市县(区)镇村四级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制定垦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实施垦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二是深化农垦改革。明确集团总部、产业公司和农场公司的职责定位,强化垦区产业协同。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分类开展授权经营,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

(七)推动区域城乡协调联动发展

1.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强化南北两极主引擎。支持海口完善省会城市门户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做大做强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推动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做优做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二是提升东西两翼带动力。加快儋州-洋浦环新英湾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打造儋州-洋浦-临高-昌江-东方临港产业发展新优势。将洋浦经济开发区300公顷土地纳入该地区第一期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支持琼海、万宁建设东部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大健康旅游示范区三是增强中部山区内生动力。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中部森林城市,鼓励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琼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着力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贯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集成创新的实施意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二是大力支持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琼海、万宁、澄迈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建设。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能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防风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稳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1%

3.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落实《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大力推进34项年度重点任务。加快完善5G基础设施布局,不断提升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和信号质量。着眼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发推广5G应用场景。建成文昌至香港国际海缆,启动建设海南至菲律宾至新加坡国际海缆项目。二是初步建成全省智能电网。加快昌江核电二期、万宁燃气发电厂等重大电源点建设。全面搭建数字电网平台,推进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确保全省户均停电时间降至10小时以内。三是持续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开工建设环岛高速大三亚段扩容工程、海口羊山大道至定安母瑞山快速干线公路,加快推进三亚至乐东铁路旅游化公交化项目、G360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G15沈海高速海口段公路等重点项目。开通海口至澄迈县域(郊)列车,推进两大经济圈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四是构建气化海南全岛网络。推动天然气管道向中部市县延伸,提高广大城乡燃气普及率。五是不断优化绿色智慧水网。加快建设迈湾和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南繁基地(乐东、三亚片区)水利建设工程,建成红岭灌区田间工程。启动建设智慧水网信息平台。

(八)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1.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一是强化制度创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落实绩效导向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探索生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管理制度,优化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完善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推动三线一单[25]成果应用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出台实施。制定实施绿色殡葬标准,倡导移风易俗。

2.加强减污降碳协同。一是狠抓环保突出问题。持续抓好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严格管控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编制《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落实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降碳任务。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三是增强污染治理能力。扎实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计划、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确保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50%

3.实施标志性工程。一是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全年新推广2.5万辆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总体车桩比进一步降低。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着力提升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能,力争全省建造面积达到1700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建筑节能。三是深化垃圾分类和全面禁塑。推动海口等4个城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支持其他市县开展试点。落实禁塑规定,推动实现相应替代品全流程可追溯。四是继续实施绿化宝岛。完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4701885人生态搬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绿化造林10万亩。

(九)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1.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一是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时代主题,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举办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文艺演出周等文艺活动,引进上演精品剧目。实施惠民演出三个一计划[26],办好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汇演,全年送戏下乡300场以上。开展黎苗“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二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省科技馆等省会城市标志性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推动三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扎实推进东西南北中五个一场两馆,加快推进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前期工作。三是创建海南文明岛。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实施《海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深化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

2.创新发展文体产业。一是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海外中心建设。制定促进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高质量办好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编制电竞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承办全球顶级赛事。二是推动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编制实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海南)规划》,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字文化产品出口,推动开展国际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和国际版权交易。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文旅景点和文创产品,创新讲好海南故事

(十)全力以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若干措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继续实施《关于鼓励农民工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务工的八条措施》,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稳定务工。二是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出台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措施,实施康养专项技能提升计划,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三是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推进智慧就业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海南省创业担保贷款办法》。四是推动居民稳定增收。统筹推进收入分配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工资指导线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保障外出农民工在常住地享有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创业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2.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实施养老金调整方案,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执行工伤、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扩大失业保险普惠性稳岗返还政策覆盖面。加快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带动持卡人数提高到937万人以上。出台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评估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及配套政策,推进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试点。二是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全年救助人数不低于40万,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三是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抓好土地供给、实施优惠政策,加强引进人才、本地居民住房保障。大力推进安居型商品住房试点,开工建设安居型商品住房3.5万套。实施400个以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鼓励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鼓励类房地产业发展。四是促进养老、慈善事业发展。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出台推进海南慈善事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育枢纽型或行业引领型慈善组织。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试点工作,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五是抓好保供稳价工作。落实政策性粮油肉储备。实施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督查机制,切实执行菜十条,保持常年蔬菜基地规模15万亩,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一批公益菜市场,有效稳控菜篮子产品价格。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及时启动物价联动补贴机制,缓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压力。

3.强化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一是不断扩大公共消费。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资金支出效率。建立问需于民常态化工作机制,用心用情、不折不扣办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治等9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27]。二是加快建设健康海南。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关口前移,强化人物联防。开展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发热门诊改造等公共卫生防治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建立进口冷链物品溯源系统,稳步实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启动实施全球全健康海南示范项目。构建三医联动一张网,推进紧密型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建设,开展省人民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样板工程和乡村卫生院(室)全面提升工程。推动市县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力争建成博鳌研究型医院(一期),加快实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省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省人民医院南院等。三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德智体美劳培育工程,打造海南学生特色印记。继续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和示范扩展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建设特殊教育学校2-3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薄[28]300所,完成90所中小学校宿舍维修工程,为所有初中学校安装AED除颤仪。优化职业教育布局,中高职贯通培养1.8万人。加快构建“1+2+X”高等教育总体布局,支持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引进和培养好校长好教师[29]5000名以上。四是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切实做好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开启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新型网络犯罪和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减量控大原则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稳步发展外事、侨务、对台、科协等社会事业,持续优化邮政通信、地质、气象、供销、统计、档案、史志等社会管理服务。

(十一)在服务保障重大国家战略中把握发展新机遇

1.开放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大局。一是充分发挥重大平台作用。完善博鳌亚洲论坛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服务保障好论坛年会。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全球旅游论坛大会,积极举办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圆桌会议等主题分论坛。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来访,推动国际组织机构落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深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稳步推进中密、中斯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教育、农业、旅游交流平台建设。深化政府间合作,发挥好国际友城桥梁作用,进一步扩大海南朋友圈。二是加强区域联动发展。抓住RCEP[30]协议正式签署契机,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成员国经贸投资往来。深度参与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探索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协调联动。

2.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省战略。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实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保护发展新格局。二是发展海洋经济。积极推动南海油气勘查开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持续推进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三沙海洋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开展岛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深化海上环卫试点,推进入海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名词解释

[1]“零关税清单: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的一负三正零关税清单,对企业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实行零关税负面清单管理,对进口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对进口用于生产自用或以两头在外模式进行生产加工活动所消耗的原辅料、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零关税正面清单管理。

[2]政务服务好差评即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制度。建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评价管理体系,对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服务平台和人员,由办事企业和群众作出自愿自主真实评价,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提升。

[3]智慧海南:即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对接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推动海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智慧海南大连接”“大平台”“大数据为导向,以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精细智能社会治理样板区、国际旅游消费智能体验岛、国际信息通信开放试验区、集约化智能应用赋能平台、规范化支撑运营服务体系为建设重点,打造体现全球视野、国际领先、世界一流,覆盖城乡的智能岛、智慧岛。

[4]“一港三城一基地按照《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突出科技主体功能,重点打造三亚南山港、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科教城以及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与中转基地。

[5]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在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社会民生、智慧管理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6]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金融机构基于客户需要,在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本外币账户,按照一线便利,二线管理的原则规范账户收支管理,是一套以人民币为本位币、账户规则统一、兼顾本外币风险差别管理的本外币可兑换账户体系,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

[7]“一抗三保为应对疫情影响,在三农领域开展的抗疫情、保畅销、保生产、保增收工作。

[8]“三棵树+N” 椰子树、橡胶树、槟榔树,沉香、花梨等。

[9]极简审批:根据《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条例》,在全省重点园区逐步推行规划代立项审批、区域评估代单个项目评估、实行准入清单和告知承诺管理、组织联合验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实施其他极简审批做法。

[10]基础设施领域REITs即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推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有效扩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新抓手。

[11]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是城市重要公共体育设施。

[12] “全健康关注人类、动物、环境的关联性,强调从人类动物环境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主要路径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跨学科协作、多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实现人类、动物和自然环境最佳健康与和谐共生采取科学的行动方案与规制模式。

[13]“一市(县)两校一园20161月,我省启动一市(县)两校一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程,即每个市县通过引进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至少办好省级水平优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

[14]西部陆海新通道:始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的陆海新通道。

[15]“二线口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我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立二线,建设运行口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实施二线口岸管理。

[16]增存挂钩根据各地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情况,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奖励或进行核减。

[17]人才服务单一窗口面向国内外人才、线上线下融合、跨部门协同、覆盖全流程的自由贸易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只进一次门、只用一张网、只打一次电话的高效便捷服务。

[18] “千人专项引才工程: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力争至2025年引进1000名左右领军以上层次人才及其团队。

[19]“两新一重两新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充电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以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等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指的是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20]跨境电商:分属不同关境的商贸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21]“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从而使供应国内外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更好满足国内外有效需求。

[22]一区多园:通过新建园区或将已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园区整合并入开发区或纳入开发区统一管理运营,实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共享,形成大开发区内差异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

[23]三大渔港:包括乐东莺歌海一级渔港、万宁乌场一级渔港两个一级渔港,以及文昌铺前中心渔港。

[24]“接二连三促进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带动农旅融合发展。

[25]“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

[26]惠民演出三个一计划:每天有1场戏送到乡镇演,每个月有1场省内剧目进剧场,每个季度引进1部国内优秀精品剧目。

[27]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初中阶段学校安装AED自动除颤仪,全省公办普通中小学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全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和防护能力提升,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治,提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重度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全省推广试行防贫综合保险,全省平价蔬菜保供行动(“15+N”种基本蔬菜平均每斤较上年降0.5元,其他蔬菜稳中有降,国企平价蔬菜市场销售份额占比上升到15%以上)。

[28]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9]“好校长好教师品德高尚、业务优良、治校有方、人民满意的校长,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教师。

[30] RCEP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即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我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15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移动版 | 电脑版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开普云

琼ICP 05073275 号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268号

版权所有@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文域名: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

主办: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琼ICP备05073275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52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335号